李治是一个好皇帝却因为纵容武则天而毁誉参半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 , 也是武则天的丈夫 。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 , 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 , 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 。
因此 , 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 。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 , 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 。那么 , 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 , 懦弱的丈夫 。对于高宗 , 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 , 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 , 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 , 百姓阜安 , 有贞观之遗风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 。
那么 , 究竟是他本身懦弱 , 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懦弱了?答案应该是后者 , 有几点可以证明 。
其一 , 唐高宗做太子的时候已经跟武则天发生了不正当关系 。那时候武则天是庶母 , 是母子关系 。如果二人暧昧之事被唐太宗知道了 , 后果不堪设想 , 至少要被废掉太子之位 。他敢做这件事 , 可见他不胆小 。
其二 , 唐高宗继位之初 , 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大权 , 唐高宗不服 , 要夺权 。当时唐高宗的势力还无法与长孙无忌相抗衡 , 但是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夺了权 , 最后把长孙无忌贬至外地 , 致其自杀而亡 。
其三 , 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 , 他的功绩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 , 包括他的父亲 。
他也很善于听从劝谏 。有一次 , 他出外打猎遇雨 , 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 , 就不会漏雨了 。”言外之意 , 是不应出来打猎游玩 。高宗愉快地接受了批评 。
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委政于武则天 。历史学家们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强势 , 就必须把李治描写成一个很懦弱的皇帝 。
那么 , 高宗为什么把政事委托给武则天?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他的身体状况不佳 , 不能不倚靠他人处理国政;二是因为武则天与高宗在许多政事处理上观点相同 , 从而取得了高宗的信任 。
《资治通鉴》的记载 , 自从麟德元年(664年) , 高宗处置了宰相上官仪以后 , 每逢上朝 , 武则天都垂帘于后 。无论政事大小 , 高宗都会与她商议 , 中外谓之“二圣” 。从高宗上元元年(674年)起 , 皇帝称“天皇” , 皇后称“天后” 。而此时距高宗撒手人寰还有约十年 , 可见 , 这种帝后同尊的政治格局是在高宗思维清晰之时确立的 。
高宗虽然委托政事于武则天 , 但不是完全放任 。在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 , 一直亲自处理国政 , 即使是临死前的几个月 , 仍然关注朝廷宰相的任职状况 , 并罢免了欺凌舅家的宰相李义琰 。与此同时 , 他还常常命令皇太子监国 , 代他处理国政 , 而不是完全依赖武则天一个人 。
综合以上分析 , 可以断定 , 说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是政治的需要 , 是后世史官的曲意刻画 。(原文来自左图右史的头条号)
【李治是一个好皇帝却因为纵容武则天而毁誉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