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老子,大家都知道他写了一部《道德经》,上下篇共五千余言八十一章 。
史载老子(老聃)是春秋末周守藏室吏,《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 。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诞生,诞辰: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于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址河南鹿邑太清宫镇(还有一说在今安徽毫州市涡阳县城北) 。老子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 。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长孔子20余岁 。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 。
老子著作《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命题,玄妙地阐述了无为而治、清净自然的治世、处世哲学,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道德经》,后来成了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中国的学术、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道家之源,出于老子”的老子其人 。后来人可能是需要老子的思想吧,以致渐渐地使这位耽于思辩的凡人,头上开始有了灵光圈,还远离尘嚣,升到三十三天之上,当起了“太上老君” 。
看过《西游记》的人,或许会想起“太上老君”在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兜率宫里辛辛苦苦炼出来的“金丹”,竟被孙猴头偷吃光了 。由此,成全了孙猴头的“金刚不坏之躯” 。自然,这不过是神话,但后人信者却众多 。
东汉末年,张陵创立“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张角创立“太平道” 。他们都尊奉老子为祖师爷,其著作号为《道德真经》,视若天书,敬为神明 。并记录传播说“其母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因有娠 。怀七十二岁,于陈国涡水李树下,剖左腋而生 。指李树曰‘此为我姓’ 。生而白首,故号老子 。
事实上,老子的哲学论著里,的确有很多可供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加以利用的内容,如《道德经》里说:“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同时,老子“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德篇》)的平民主义思想,适应了前期道教的平均主义要求,因而成了创教人号召信徒,赢得群众的一面旗帜 。尽管他的道家之道与方士们道教之道并不是一回事 。
在老子的传说中,最有意思的是佛道之争,还有把儒家的孔子也牵扯在内的故事 。实际上,道佛儒三教之间,既有斗争,也有融合,三教并存至今各有千秋 。在唐朝,皇帝李渊为了证明自己是天潢龙种,不但认老子为祖宗,武德三年(620年)还在晋州羊角山立庙致祭 。高宗李治对老子更感兴趣,乾封二年(667年)迫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又降旨在全国各地建玄元皇帝庙,并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像陪祀 。杜甫有《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云:“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 。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老子当然之威仪煊赫,由此可以想见 。
到了宋代,尊奉道教,是以真宗、徽宗为盛 。赵宋王朝敬赵玄朗为道教祖师爷,改老子为“太上混元皇帝”以避赵玄朗之讳 。元朝开国之初,也崇尚道教,遗憾的是自长春子丘处机死后,道教即开始走向衰落 。元世祖忽必烈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皈依了佛教,公元1281年,旨谕全国:“除老子《道德经》外,道教文字尽宜焚去 。”道教从此一蹶不振,而老子和他的《道德经》却幸存下来,至今在儒佛道典藉中,仍占据着三分天下 。
- 解密:唐代开元之治取得了怎么样的军事成就?
- 解密:中国古代四季冬夏还是春秋到底由谁决定?
- 解密:世人为什么总喜欢把李白杜甫放一起
- 解密:刘邦谋臣陈平的谋是阳谋还是阴谋
- 解密:对于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最重要的书是哪本
- 解密: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没有称帝?
- 解密朱元璋为什么把祖宗葬在水里:水底古墓之谜
- 解密:名臣王安石为何刁难并非对立的苏东坡?
- 解密:五位皇帝并肩杀敌的一场非著名战役
- 解密:西游记中争抢唐僧肉拥有真实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