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曾误以为南瓜来自日本故名之为倭瓜

对老北京来说 , 南瓜可是当家菜 , 有权有势的人要吃蟹黄南瓜等名肴 , 普通人也要靠它抵挡饥荒 , 甚至休闲待客 , 也少不了南瓜子 。《红楼梦》中 , 刘姥姥不会作诗 , 被逼急了 , 就曾以“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应付 , 她给大观园带的礼物中 , 也有倭瓜 。
令人好奇的是 , 倭瓜为何又叫南瓜?
南瓜原产于南美洲 , 已有9千年的栽培史 , 哥伦布将其带回欧洲 , 以后被葡萄牙引种到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地 , 明代开始进入中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南瓜种出南番 , 转入闽浙 , 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 。二月下种 , 宜沙沃地 , 四月生苗 , 引蔓甚繁 , 一蔓可延十余丈……其子如冬瓜子 , 其肉厚色黄 , 不可生食 , 惟去皮瓤瀹 , 味如山药 , 同猪肉煮食更良 , 亦可蜜煎 。”
值得注意的是 , 元代贾铭在《饮食须知》中也曾提到“南瓜” , 他说:“南瓜 , 味甘 , 性温 , 多食发脚气黄疸 。同羊肉食 , 令人气壅 。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 。”但此时哥伦布尚未发现美洲大陆 , 而中国亦未发现南瓜的其他野生种 , 因此书中“南瓜”绝非今天我们所说的南瓜 , 而是其他的瓜类植物 。只是今天的南瓜也不适合与羊肉同食 , 故以讹传讹 , 甚至派生出“南瓜早就传入中国”“亚洲也是南瓜原产地”等等错误的说法 。
南瓜的优点非常明显 , 它产量大、易成活、营养丰富 , 荒年可以代粮 , 故又称“饭瓜”“米瓜” 。《北墅抱瓮录》中说:“南瓜愈老愈佳 , 宜用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 , 少水缓火 , 蒸令极熟 , 味甘腻 , 且极香 。”所谓“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 , 就是苏东坡制作东坡肉的方法 , 可见人们已将南瓜视为珍物 。
从古籍上看 , 当时人们不仅吃果实 , 还吃叶 , 比如“以叶作菹 , 去筋净乃妙” , 花亦能食 , “泡以开水盐渍之 , 署日以代干菜” , 但食花需去其心和须 , 否则太苦 , 而南瓜茎则可以“织屦及缫作丝为绦紃等物” 。此外还用南瓜泡酒 , 被认为有利于保健 , 《本草求原》载:“蒸晒浸酒佳 。其藤甘苦、微寒 。平肝和胃 , 通经络 , 利血脉 。”
有趣的是 , 光绪之前甚少见“南瓜”之说 , 多以“番瓜”“翻瓜”“蕃瓜”“房瓜”“窝瓜”称之 , 一方面是说它来自海外 , 一方面是说它体量巨大 , 此外还有“金瓜”一说 , 因为它色泽金黄 , 且有药用价值 。鸦片泛滥时 , 南瓜常被用作药物 , 以治疗烟瘾 。
南瓜传入中国有多条路径 , 但以广东、福建、浙江为最早 。国人初期误以为南瓜来自日本 , 故名之为“倭瓜” , 因日本在中国之东 , 所以又称南瓜为“东瓜” , 此外还有进一步误会为产自朝鲜半岛 , 名之曰“高丽瓜” , 而日本人则以为南瓜来自中国 , 所以称它为“唐茄子”(当时日本人将中国产品概称为唐物) 。
【中国人曾误以为南瓜来自日本故名之为倭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