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及其应用发展( 二 )


图像的模式识别过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标记过程,即利用识别算法来辨别景物中已分割好的各个物体,给这些物体赋予特定的标记,它是机器视觉系统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 。什么是模式和模式识别?广义地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可观察的事物,如果可以区别它们是否相同或相似,都可以称之为模式;狭义地说,模式是通过对具体的个别事物进行观测所得到的具有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信息;把模式所属的类别或同一类中模式的总体称为模式类(或简称为类) 。而“模式识别”则是在某些一定量度或观测基础上把待识模式划分到各自的模式类中去 。
模式识别的方法,即数据聚类、神经网络、统计分类和结构(句法)模式识别方法 。用于图像识别的方法主要分为决策理论和结构方法 。决策理论方法的基础是决策函数,利用它对模式向量进行分类识别,是以定时描述(如统计纹理)为基础的;结构方法的核心是将物体分解成了模式或模式基元,而不同的物体结构有不同的基元串(或称字符串),通过对未知物体利用给定的模式基元求出编码边界,得到字符串,再根据字符串判断它的属类 。这是一种依赖于符号描述被测物体之间关系的方法 。
广泛应用于统计模式识别中密度估计的方法之一是基于混合密度模型的 。根据期望最大( EM )算法得到了这些模型中有效的训练过程 。按照共享核函数可以得出条件密度估计的更一般的模型,类条件密度可以用一些对所有类的条件密度估计产生作用的核函数表示 。提出了一个模型,该模型对经典径向基函数( RBF )网络进行了修改,其输出表示类条件密度 。与其相反的是独立混合模型的方法,其中每个类的密度采用独立混合密度进行估计 。提出了一个更一般的模型,共享核函数模型是这个模型的特殊情况 。
20 世纪 70 年代,波兰学者Z 和一些波兰的逻辑学家们一起从事关于信息系统逻辑特性的研究 。粗糙集理论就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 。1982 年,Z 发表了经典论文 Rough Sets,宣告了粗糙集理论的诞生 。此后,粗糙集理论引起了许多科学家、逻辑学家和计算机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在粗糙集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991 年,Z 的专著和 1992 年应用专集的出版,对这一段时期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成果作了较好的总结,同时促进了粗糙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此后召开的与粗糙集有关的国际会议进一步推动了粗糙集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开始了解并准备从事该领域的研究 。目前,粗糙集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较新的学术热点,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知识获取、决策分析、过程控制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在《仿生模式识别(拓扑模式识别)——一种模式识别新模型的理论与应用》书中提出了一种模式识别理论的新模型,它是基于“认识”事物而不是基于“区分”事物为目的 。与传统以“最佳划分”为目标的统计模式识别相比,它更接近于人类“认识”事物的特性,故称为“仿生模式识别” 。它的数学方法在于研究特征空间中同类样本的连续性(不能分裂成两个彼此不邻接的部分)特性 。文中用“仿生模式识别”理论及其“高维空间复杂几何形体覆盖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对地平面刚性目标全方位识别问题作了实验 。对各种形状相像的动物及车辆模型作全方位 8800 次识别,结果正确识别率为 99.75 %,错误识别率与拒识率分别为 0 与 0.25 % 。
在特征生成上,发展出许多新的技术,包括基于小波、小波包、分形的特征,以及独立分量分析 。其他研究,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诸如关于支持向量机,变形模板匹配,线性以及非线性分类器的设计,包括贝叶斯分类器、多层感知器,决策树和 RBF 网络,独立于上下文的分类,包括动态规划和隐马尔科夫建模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