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帝国的幕后大佬于谨:靠大智慧掌控帝国政局

宇文泰死后,对于谁当执政官,大佬们争论不休,于谨向宇文护下拜,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而于瑾之所以在当时做出那样超然的选择,主要原因恐怕是,于谨并不是六镇军人出身,更不是武川镇军人出身 。在一个六镇军人为主体的、一个武川镇军人为核心的西魏帝国 。凭于谨这种出身,本身就有着先天的不足,换而言之,他似乎没有取代宇文家族的客观条件 。
在这种背景下,于谨自然容易保持超然 。因为,反正他是没有机会当执政官的,也没有机会当皇帝的 。在这种背景下,他选择了支持宇文家族 。
但是,赵贵、独孤信没有这样超然了 。
在那种复杂的政治格局,赵贵、独孤信虽然影响力巨大,却被很快排出局了 。
此时的结局,显然对宇文家族非常有利 。因为一个强势竞争者,被彻底的清出了局(赵贵一系);因为一个强势的竞争者,受到了削弱了(独孤信一系领衔人物被清出了局) 。从前能与宇文泰平起平坐,且实力相当的代表人物,现在越来越少了 。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宇文家族,后来可以真正掌控皇权的重要原因 。
当然了,此时的结局,对于谨也非常有利 。因为,宇文泰时代的顶级大佬,现在就剩下他与李弼两个人了 。而且不久后,李弼也自然死亡了 。
这意味着,于谨在北周帝国的地位更高了 。
但是,在这种背景下,于谨依然无意争夺帝国最高权力 。
因为前面的博弈结果已表明,此时的博弈格局,并不利于强者胜出,而是某些弱者稀里糊涂的一再捡便宜 。宇文护的实力、影响力不够,却当了帝国执政官;宇文泰的儿子实力、影响力更弱了,却是当了皇帝 。
从某种意义上,帝国各个大佬,都不希望一个强势的皇帝、执政官出现 。在这种背景下,于谨就选择了充当幕后的庄家 。换而言之,于谨并不奢求帝国执政、皇帝的位置,他只希望可以强有力的影响帝国 。
于谨对帝国的影响,一直是巨大的 。只是于谨选择了保守的方案,所以他尽量避免用扩张家族的方式维持权力(这样做,可以避免让其它各大家族产生无限的恐惧,从而引起难以避免的冲突),而是尽量以一个超然的、帝国仅存的大佬身份维持权力(这样做,可以避免其它军政大佬产生无限的恐惧,从而引起大家的集体反对) 。
在于谨死前,北周帝国的真正幕后大老板就是于谨,宇文护只是一个推在台前的执行者 。当然了,于谨维持自己幕后大佬板的代价,就是让自己家族永远与皇位无缘了 。
如果于谨不断扩张自己的嫡系力量,他的实力也许会更大,但是这会让他处于权力纷争的风口浪尖上 。如果出现这种结果,于谨就很难稳坐幕后大佬的位置了 。因为,他很可能成为大家共同的敌人 。到时于谨只能沿着不归路向上走了,而走下去的结果是什么?显然是谁也不敢多想的 。
于谨可以这样超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有着真正的大智慧;另一个原因,恐怕也是因为他并不六镇军人出身,所以,他知道在六镇军人为主体的北周帝国,他如果一心向上爬,是注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
我为什么说,于谨活着的时候,北周帝国的幕后大佬是于谨呢?
因为于谨一直是和宇文泰平起平坐的大佬;而宇文护从前见到于谨,都得对于谨行拜见礼;当然了,宇文护的地位,也是于谨一手支持下形成的 。
如果以此说于谨是幕后大佬,似乎证据还不足够 。那我们从后来的事去看吧!
宇文家族篡位,无论从宇文家族的实力,还是宇文护的实力,都也找不到答案 。而除掉赵贵,逼死独孤信,显然也绝不是宇文护可能做到的 。虽然相关事件中,都也没有看到于谨的影子,只是提到宇文护,但是,如果抛开于谨的影响力,这一切就无法解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