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结局却大不相同?

鬼谷子,在小说中,被描绘成神一样的人物,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在史实中,他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著书立说,博闻强识,道家、兵家、纵横家均尊奉他为祖师 。
实际上,鬼谷子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还胸怀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为了终结战国乱局,不再战火连绵,拯救天下苍生,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他收了四个弟子,分别是苏秦、张仪、孙膑和庞涓,想让他们出山,代自己完成这一功德无量的丰功伟业 。
四位弟子出山后,他们或者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或者攻城拔寨,冲锋陷阵,在战国历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一页,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
苏秦,首倡合纵之术,游说列国,阻止秦国出函谷关十五年;
张仪,两度为秦相,西取巴蜀,东得河西,开创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业;
孙膑,围魏救赵,增兵减灶,留下了很多教科书般的经典战役;
庞涓,临危受命,以3万疲惫之师,6日内双线作战,破齐宋连军,活捉一代名将田忌,后又重建大魏武卒,威震列国 。
春秋战国是个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这四人却能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确实非常难得 。但是,与他们取得的成绩相比,他们曲折,坎坷的命运更让我们触目惊心 。他们有的身败名裂,死于非命;有的遭人陷害,差点冤死狱中;有的被处以极刑,只能装疯卖傻才能逃生;有的穷兵黩武,最后兵败自杀 。
历史纷繁复杂,历史人物的命运更是难以评说 。但是笔者认为,这几个人的命运,似乎在他们还没有出山之前,就已经注定,而造成他们不同结局的,既不是他们的学识,也不是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性情,他们的道德和品行 。为什么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为什么同样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结局却大不相同?】苏秦,世代农家,出身卑微,但是他心气甚高,整日幻想着成为王公贵族,出则高头大马,入则锦衣玉食 。学业有成之后,便开始追名逐利,如饥似渴,位极人臣之后,仍然不思进退,在列国游走 。为了购置赴秦的车马,他居然卖掉了父亲经营了一辈子的百亩良田;功成名就之后,先是抛弃糟糠之妻,后与燕国太后私通;他身为六国共相,却有亲有疏,通风报信,厚此薄彼;纵观苏秦一生,他虽然功勋卓著,但是为子不孝,为夫不义,为臣不忠,为官不懂进退,终于在齐国被指为间谍,临死都不知道被谁陷害,还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
而张仪呢,自小家境优越,丰衣足食,虽然性情顽劣,但是品性善良,父亲早逝,母亲极为重视教育,遍请名师,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出山后,先是帮助楚国夺得三千里越国江山,后不为奸臣所容,便尽弃前嫌投奔秦国,终获大秦相国之位 。后来,在秦王强行许嫁公主时,张仪宁愿舍弃高官厚禄归隐山林,也要与结发妻子香女长相厮守;在名利面前,他淡定从容,在危险面前,头脑冷静,自小便知道伴君如伴虎,最后急流勇退,适时归隐,得以善终 。
再看孙膑,乃孙武子之后,世代为官,祖父孙姬带在身边,对其言传身教,孙膑从小便深谙官场之道,再加上他性情敦厚,为人和善,大魏进攻小卫国,身为平阳守将,誓死守城,报效国家,后来与魏国公主瑞莲的爱情更是感天动地、令人动容 。虽然遭人暗算,但是他能忍辱负重,终能大仇得雪,名达诸侯,围魏救赵、增兵减灶的经典战例传为佳话,著有孙斌兵法,作为兵家经典之作流传后世 。
最后看庞涓,他出身市井,在街头成长,嗜武成性,逞强斗狠,为人心狠手辣,心胸狭窄,嫉贤妒能 。虽然,出山之后因为用兵有方,能征惯战,很快得到魏惠王的赏识,被封为武安君,但是因为穷兵黩武,四处用兵,导致生灵涂炭,怨声载道,后来担心孙膑抢其风头,便设计陷害,最后马陵道之战,因为急于建功,单兵冒进,自刎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