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宗族世家门阀政治:古代皇权政治的变态

在中国古代 , 宗族群体早于专制皇权而存在 , 古老的宗法制度就是以宗族的存在为前提的 。但是 , 宗族在对土地和对劳动者的封建占有条件下迅速发展 , 则是专制皇权出现以后的事 。专制皇权不认识这是必然的趋势 , 也不认识这种发展终将与自己的利益一致 , 所以每当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头 , 总是企图抑制这种发展 。西汉打击豪强 , 东汉实行度田 , 都是抑制措施 。但是宗族依社会经济的自发进程而发展 , 皇权终于无力阻止 。东汉政府在法律上 , 在租赋兵徭制度中 , 虽然对此没有正式承认的意向表示 , 但是对于家族扩充田庄 , 占有佃客的现象却是默认了的 。曹魏的租调制 , 征收户调以户为准而不计人丁 , 为承认宗族庇荫劳动人手的特权留下了余地 , 是制度上行将出现重大变化的先声 。西晋的荫客制度和东晋的给客制度 , 可以说是对宗族的这种特权正式予以法律承认 。专制皇权毕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 要保护自己的存在 , 所以在承认中还包含着数量上的限制 , 虽然数量限制在以后的年代总是不断地放宽 。皇权与宗族 , 两者关系中相冲突的一面逐渐缓和 , 相依存的一面则日益显露 。尽管如此 , 缓和总不是冲突的完全消除 , 依存也非两者的完全一致 。关于这个问题 , 我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历程》一文[1]中有所分析 , 可以参看 。
宗族的发展在经济上与专制皇权所形成的矛盾 , 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但是只要皇权比较稳定 , 宗族在政治上一般说来还是愿意效忠皇权 。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的宗族利益寄托于一姓皇朝 。他们是这一时期知识阶层的主体 , 也是皇朝官员的主体 。如果皇朝稳固 , 宗族的发展就没有多少风险 , 总是顺当一些;反之 , 如果皇朝纪纲不立 , 政局不稳 , 动乱频仍 , 宗族也会受到挫折 , 得不到一帆风顺的发展条件 。所以东汉宗族虽然社会影响很大 , 但对于朝廷并不敢轻启觊觎之心 。和帝以后皇权政治出现异常现象之时 , 公卿大夫面折廷争 , 布衣之士私议救败 , 都是为了恢复正常的皇权政治秩序 。甚至东汉瓦解 , 董卓入京 , 开头也只得“沙汰秽浊 , 显拔幽微”(《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 表现为整饬朝纲 , 延续汉祚 , 而不是急于取而代之 。当汉已不汉之时 , 曹操力葛群雄 , 广延名士 , 以自壮大 , 然犹“畏名义而自抑”(《通鉴》建安二四年条司马光语) , 只敢自况于周文王 。由于宗族有拥汉的潜在力量 , 所以皇权易姓并不是容易实现的事情 。
以东汉为例 ,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宗族处在皇权的控制之下 , 如果皇权稳固 , 他们是皇权的支撑者;如果皇权式微 , 他们便力图匡复;如果皇权已经瓦解 , 回天无术之时 , 他们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新的皇权的角逐者 , 但也不敢彰明较著地进行角逐 。如果角逐者不是强大的宗族代表 , 因而不得不另有标榜的话 , 他们实际上也是尽可能地团结强大宗族 , 争取支持 , 甚至自身也会出现转化 , 逐步成为强大宗族的代表 。战胜了袁绍的曹操 , 就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