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宗族世家门阀政治:古代皇权政治的变态( 二 )


角逐的胜利者组成新的皇权 。皇权稳固下来以后 , 它与宗族之间又会出现上述的关系 。曹魏政权有点特殊 , 它并未等到真正稳固下来 , 就被强大的宗族司马氏取代了 。不过 , 晋之继魏 , 犹汉之继秦 , 亦犹唐之继隋 , 既有损益 , 又是一脉相承 。帝姓换了 , 政治格局依旧 。从这个意义上说 , 魏和西晋可视为一个历史阶段 。这是古代社会大动乱后回归稳定时常有的反复现象 , 与阶层的变动恐怕不一定有直接关系 。陈寅恪先生在《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一文中 , 从袁绍、曹操交争看到社会阶层高低差别的实质 , 这是他识见卓越之处 。但是陈先生将这一阶层差别的分析一直贯串到几十年后的司马氏和曹氏之争之中 , 而忽视了昔日较低社会阶层代表的曹氏势力业已转化为皇权这一极为重要的事实 , 因而他对曹马党争的分析 , 就显得有些牵强 , 似不尽符合历史实际 。这一问题离开了本书主旨 , 这里不多作探讨 。
从理论上说来 , 在皇权政治格局下 , 不但宗族力量处在皇权控制之下 , 而且一切其它力量都处在皇权控制之下 , 不可能与皇权平行 , 更不可能超越皇权 。甚至东汉宦官外戚擅权 , 也只能视为专制皇权发展到空前强大水平而出现的皇权旁落现象 。掌握了皇帝(通常是婴幼的或弱智的皇帝) , 等于掌握了一切权力 , 因而弄权者得以假皇帝之名行事 。这只是对皇权的窃取 , 而不是对皇权的否定 。与之相应的政治现象 , 则是宫廷阴谋不断 , 多数是拥立或废立之争 , 争则大开杀伐 。而且胜利者很难长久维持权力 。这仍然是皇权政治而不是其它 。世家大族为维护皇权的正常运转而与宦官、外戚斗争 , 受到外戚、宦官的重大打击 , 但结果是更扩大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影响 。这又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
曹魏时期 , 士族在曹马之间各属一方 , 以学术助长政治纷纭 。司马氏代魏 , 他们悉归于晋 。西晋时期 , 士族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 比过去显著 , 但也还不足以超越皇权和司马宗室之权 。直到八王之乱 , 士族名士仍然只能算是西晋诸王的附庸 。甚至王与马的结合 , 起先也只是士族名士王衍依附于西晋的东海王司马越 , 助司马越经营洛阳朝廷 。王与马的结合发展到了江左 , 权力结构才发生变化 , 门阀士族势力得以平行于皇权或超越于皇权 。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 , 竟维持了一个世纪之久 。这是皇权政治的一种变态 , 是皇权政治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变态 。
西晋琅邪王司马睿 , 本来不具备在江左运转皇权的条件 。司马睿在晋室诸王中既无威望 , 又无实力 , 更无功劳 , 如果不借助于门阀士族的扶持 , 根本没有在江左立足的余地 。此外 , 他在司马皇室中并没有坚强的法统地位 , 与西晋武、惠、怀、憨的皇统疏而又疏 。而长安一隅 , 愍帝所奉晋室正朔还在 , 这个时候 , 只有门阀士族的砝码 , 才能增加司马睿的政治分量 。除了王导兄弟已偕来江左 , 追随司马睿以外 , 其他作为中朝东海王司马越府掾属的众多士族名士 , 也纷纷渡江 , 他们恰好为司马睿提供了这种有分量的法码 , 因而江左门阀政治格局才能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