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意义?

河蟹养殖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意义?
河蟹养殖是一项连续的管理工作 , 做好不同阶段的养殖管理是赢得河蟹高产高效的关键之在 ,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河蟹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哪些 。
一、投喂管理投喂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 , 人工投喂的饵料种类有配合饲料、冰鲜鱼、螺类、蚬类、豆粕、小麦和玉米等 。饵料投喂应坚持“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 。
养殖初期 (3~5月) , 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 , 辅喂部分鲜鱼、螺类和蚬类等;养殖中期(6~8月) , 以投喂水草、豆粕、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饵料为主 , 应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 , 以防河蟹性早熟和发生消化道疾病;养殖后期(9~11月) , 以投喂配合饲料、鲜鱼、螺类和蚬类等动物性饵料为主 , 适量投喂部分水草、豆粕、小麦、玉米等 , 以满足河蟹后期生长和育肥的营养需求 。
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 以下午投喂为主 , 占日投饵量的70% 。河蟹的活动范围小 , 饵料投喂要求呈条带状 , 均匀投在浅水区 , 投饵点面积应占蟹池面积30%以上 。投喂量应根据河蟹摄食强度、季节和温度变化灵活掌控 , 一般以投饵后2小时内吃完为宜 。
二、日常巡塘河蟹养殖技术要点与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 , 主要任务有:
一是检查防逃设施的完好情况 , 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 。
二是检查河蟹的活动和吃食情况 , 发现有残饵时应减少投饵量 。
三是检查水质变化和河蟹的蜕壳、生长情况 , 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四是认真填写塘口记录 , 详细记录放养、投喂、水质、病害、产量和销售等情况 , 并整理归档保存 , 为下一年的养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三、水质管理水质管理
整个养殖过程中 , 对水质的总体要求是“清、新、嫩、爽” 。一般保持ph值为7.5~8.5 , 透明度为30~40厘米 , 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 , 水温为25~28℃ 。
每月使用em菌、枯草芽孢杆菌、底净宝等生物制剂1次 , 分解池中的有机物 , 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 可起到改良水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经常使用微孔增氧设备增氧 , 以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 为河蟹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 。
四、水草管理水草管理是重要的技术环节 。当池塘水草覆盖率低于40%时 , 应及时补充喜旱莲子草(水花生)和浮萍 。喜旱莲子草净化水质效果明显 。浮萍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 , 但浮萍繁殖能力强 , 当覆盖面积超过15%时 , 必须人工捞出 , 避免影响水体光合作用 , 降低产氧量 。
对于水草上附着的污泥等异物 , 可采取泼洒护
养殖石蛙最简单的方法?
【河蟹养殖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意义?】1、选择养殖地石蛙跟螃蟹一样 , 比较的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生存 , 所以我们选择的地方要尽量的远离公路以及城区的地方 , 防止因为太过吵闹而影响到石蛙的繁殖以及生长 。而石蛙又是生活在水域里面的 , 所以我们选择的地方要在水流丰富的江河、湖泊或者是水库里面 。对于水源的要求是要求水质是无污染的 , 人工的养殖池一般都是建造在室内的 , 要求通风效果好 , 没有阳光的照射 。2、选择种蛙选择的种蛙体质好坏 , 是直接影响到产卵的数量还有质量的 。我们选择的种蛙 , 要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而且发育良好的种蛙 。要知道选择好种蛙 , 是人工繁殖的基础 。一般石蛙的产卵孵化的季节是在4-9月份 , 而5-6月份又是产卵的高峰期 , 我们要把握住这段时间 。石蛙人工养殖的技术要点 3、配种及种蛙产卵 在这个阶段 , 对于温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 通常在4月份 , 水温在15℃ , 而此刻室外的温度在20℃以上 , 种蛙就开始配种了 , 然后9月底结束 。此时 , 产卵时的环境要在光线幽暗、水清晰而且稳定的场所之内 。产卵以后我们就要对其进行人工的孵化 。此时的水温需要在18-28℃ , 等到成长成小幼蛙以后 , 我们就要对其人工饲养 , 饲养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幼蛙的生长阶段提供不同的光照以及食物来满足其营养的需求 。4、注意事项(1)放养的密度 , 根据蝌蚪的不同体格 , 放养不同的密度 , 个头越大 , 放养的密度越稀 。如果过度的放养 , 有可能导致水分里面的养分会不足 。(2)饵料的投喂 , 刚刚出生的蝌蚪体质比较的弱 , 我们主要给它们吃煳米粥就行 , 大一点以后可以使用人工配合的饲料 , 成年蛙我们可以喂一些昆虫等 。(3)水质要定期的进行管理 , 我们要在3-5天之内至少换水一次 , 要清除池塘底部的食物残渣等 。石蛙人工养殖的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石蛙的养殖要点和注意事项 , 石蛙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成分 , 养殖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 想要养殖石蛙的农户 , 一定要掌握好石蛙养殖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 不要盲目跟风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