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铃薯种植技术( 六 )


(4)薯菜间套种形式 在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地方,许多农民利用马钤薯早熟喜低温的特点,与喜低温的蔬菜进行间套种,以充分利用地力和无霜期 。他们创造了多式多样的间套复种形式,种成了一年三收、四收甚至五收等模式,产量和效益都非常可观 。如马铃薯与生长期较长的爬蔓瓜类间套种,与生长期长的茎直立的茄科蔬菜间套种,与耐寒又速生的叶菜类间套种,与耐寒生长期长的其他蔬菜间套种等 。
5.马铃薯埯田种植
在劳力充足,土地较少,马铃薯种植面积不太大的地方,常采取埯田种植的方式,有的地方叫坑种 。这种方法由于要挖种植埯,所挖局部土壤疏松,保墒蓄水,播种较探,培土较厚;施肥集中,营养面大;空间合理,改善了小环境,因而非常有利于马铃薯地上部和**部的生长 。同时,由于用小整薯播种,因而不仅能抗早保苗,而且其顶端优势可使苗子长势强,植株繁茂,每埯可长出3~4个茎,各埯组合,形成丰产的群体 。单墙产量可达l~1.5千克 。同时大薯串高,商品性好 。具体种植方法是:
(1)深翻整地,拖耪保墒 秋季及时深翻,深度要在25厘米以上,并且要拖耢保墒 。
(2)把握实际,密度适宜 要根据土地肥瘦情况和选用品种的丰产性,成熟期等,合理确定种植密度,掌握的原则是:“壮地晚热种稀种,薄地早熟种密种” 。挖埯时,邻垄的埯要插空错开,形成锅撑腿状,以利于透光,便于取土 。一般行距60厘米左右,埯距50~55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挖2000~2200埯 。
(3)选种促芽,健薯下地 确定品种后,要按小种薯的规格选块,每块重量为50~lOO克(1~2两),并且要符合本品种的特征 。然后,按催芽方法进行催芽,淘汰病块,使播下的种薯都是健薯 。这样,既能保证出苗率,又可使植株生长健壮 。
(4)挖埯施肥,精细播种 按预定的行距和埯距挖埯,埯深25~28厘米,直径为30厘米 。埯挖好后,把事先备好的农家肥和化肥施入底部,与土混合均匀 。把催好芽的小种薯播入埯中,播深为10厘米,上边覆上15厘米,使表面成小土堆状,并用锨轻轻拍实 。
(5)加强管理,分次培土 苗高10厘米左右时,结合灭草,浅培土1次 。培土厚度为3厘米左右 。苗高20厘米左右现蕾时,进行第二次培土,厚度为7~l0厘米,使芽块距茎基部25厘米左右,培土堆要宽要大 。花期可喷磷酸二氢钾及防治晚疫病和虫害的农药 。
马铃薯种植技术

1  马铃薯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铃薯又名洋芋,原产于秘鲁和智利的高山地区,17世纪中叶由荷兰人传入中国,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在美国,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水平相当高,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加工等均采用机械操作 。近几年,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和脱毒种薯的应用,全球马铃薯的产量呈明显递增趋势,目前马铃薯年产量约3亿吨,其中一半以上供人类食用 。我国马铃薯年栽种面积7000万亩左右 。?p>
马铃薯种薯切块的原则是什么?
马铃薯种薯切块的原则;是因为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 。同时还能减少用种量 。一般以切成20-30克为宜 。而且小块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强,播后出苗早而整齐,每穴芽数、主茎数及块茎数增多 。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 。但小薯一般生长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长,而且后期常有早衰现象 。栽培上需要掌握适当的密度、作好催芽处理,增施钾肥,并配合相应的氮磷肥,才能发挥小薯作种的生产潜力 。
种马铃薯时种薯如何正确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