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铃薯种植技术( 二 )


(5)铺膜播种 所铺塑料薄膜应选用90~100厘米宽,厚度为0.005~0.008毫米的超薄膜,每667平方米(1亩)用膜4~5千克.铺膜时膜要拉紧,贴紧地面,床头和床边的薄膜要埋入土里10厘米左右,并用土埋住压严,用脚踩实.盖膜要掌握“严、紧、平、宽”的要领,即边要压严,膜要盖紧,膜面要平,见光面要宽 。为防止薄膜被风揭起,可在床面上每隔几米,做一小土埂 。先盖膜后播种的,可在铺膜后几天床内温度上升后开始播种 。播种时在膜床上按中线两边各20厘米的线上(即小行40厘米),用小植苗铲或特制的打孔工具破膜挖穴,穴不要太大,穴距24~26厘米,深度为8厘米,深浅要一致 。播下的芽
块或小整薯,要用湿土盖严,并加以轻拍,封好膜孔,使孔不露风 。
综合上述情况,盖膜种植马铃薯的连贯作业程序有两种:
第一种是:深翻一耙耢整地→开沟→施入肥料、杀虫剂→播种→封沟按平床面→喷除草剂→铺膜压严.
第二种是:深翻→耙耢整地→开沟→施入肥料、杀虫剂→封沟萤平床面→喷除草剂→铺膜压严→破膜挖坑→播种→湿土封严膜孔 。
上述两种程序各有利弊 。第一种可以加大播种深度,且探浅一致,后期虽不能培土,但因播种深面仍有利于结薯和生长 。它的缺点是出苗慢一点 。第二种因铺膜后地温上升快,出苗比第一种快,如遇天旱还可以坐水播种,但不易达到标准深度,而且也不一致.
(6)田间管理 一是引苗 。引苗是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不论是先播种后覆膜的,还是先覆膜后播种的,都必须进行引苗 。引苗有两种做法 。
一是压土引苗,即薯芽在土中长至5~6厘米时,从床沟中取土,覆在播种沟上5~6厘米厚,轻拍形成顺垄土梗,靠薯苗顶力破膜出苗 。这可减少膜面烧苗造成的缺苗现象 。二是破膜引苗 。当幼苗拱土时,及时用小铲或利器,在对准幼苗的地方,将膜割一个“T”字形口子,把苗引出膜外后,用湿土封住膜孔 。而先覆膜后播种的,播种时封的土易形成硬盖,如不破开土壳,苗不易顶出,因此要破土引苗 。如果苗子没有对准膜孔,在幼苗出土时也必须破膜引苗 。
二是检查覆膜 。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覆膜 。如果覆膜被风揭开,被磨出裂口或被牲畜践踏等,则要及时用土压住 。
三是喷药 。在生长后期,与传统种植一样,要及时打药防治晚疫病 。
四是后期上土.在薯块膨大时,如果因播种浅,块茎厦破土露在膜内,会造成青头,影响质量.对此,可再从床沟中深挖取土培在根部,拍严,防止阳光射人,使块茎消除青头现象 。
(7)注童事项 第一,掌握好播种期.覆膜种植比传统种植出苗快,一般可提早7天左右 。所以播种时间要尽量使出苗赶到晚霜之后 。在北方尤应注意不能播得太早 。
第二,覆膜种植时,种薯最好要经过催芽或田种,使种薯幼芽萌动后再播种 。这更有利于发挥地膜的作用,使增产幅度更大一些 。
第三,覆膜种植的种薯芽块要大,以每块达到40~50克为最好 。也可用小整薯播种,这样可以使单株生长旺盛,更好地发挥增产潜力 。
2.食品加工原料薯的种植
近年来,我国引入国外马铃薯油炸食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其中麦当劳快餐食品中的法式炸马铃薯条、炸薯饼和各种牌号的油炸薯片消闲食品等,销售都很好 。同时有许多外国厂商进入中国,独资或合资建立以油炸薯条或油炸薯片为主要产品的食品加工公司.炸薯条、炸薯片对原料薯都有些特殊的要求,如炸薯条,要求原料薯为长形大个头,芽眼浅,白肉,含干物质高,含还原糖低 。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主要使用的是布尔班克和夏波蒂等马铃薯品种 。而炸薯片的原料薯,要求它为圆形,中等个头,芽眼浅,白肉或饯黄肉,干物质高,还原糖低 。国外主要使用大西洋、斯诺顿和切普特等品种的马铃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