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的天机是什么?

这几天,由刘德华、林志玲等人主演的《天机·富春山居图》热映,再次将人们的视线拉倒了几百年前的那副名画上 。由元代杰出画家黄公望所创作的书画《富春山居图》不仅价值连城,而且还有着一段离奇曲折的身世遭遇 。为何这件珍宝竟会险被焚毁?又是谁将这它一分为二?
网络配图
【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的天机是什么?】明朝末年,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被传到收藏家吴洪裕的手中 。自从在父亲那里得到这件宝贝,他便爱不释手,每天不思茶饭,反复地对它观赏临摹,恨不得时刻将画卷带在自己的身边 。为此,吴洪裕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名为“富春居”的小屋,以此来安放这幅《富春山居图》 。
这一天,吴府上下忽然乱作一团,原来是家中主人吴洪裕病危了 。寝室里,在烛光的映衬下,家人围立在病榻之前,焦急地等待着老人的临终遗言 。而吴洪裕由于已被病魔折腾得不成样子,此刻已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是死死地盯着枕头边的宝匣 。一旁的家人顿时明白了,老爷临死前念念不忘的依旧是他那幅心爱的山水画 。于是,有人把画从宝匣中取出,递到他的面前,并慢慢将其展开 。这时,吴洪裕的眼角忽然流出两行浑浊的泪水 。好一会儿,老人的嘴里才吃力地吐出一个字:“烧!”说完,便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
原来,吴老爷子想要将这幅名画焚烧殉葬 。既然老人如此珍爱此画,为何要将它殉葬呢?大多数人认为,那是因为吴洪裕本人太喜爱这幅画作了,以至于想将它带到阴曹地府,永久的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
眼见这幅在吴府传承三代,被视为传家宝的《富春山居图》即将付之一炬,从人群中猛然蹿出一人,只见他抓住火中的画卷用力一甩,愣是把画给抢救出来,这个人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 。为了掩人耳目,他用了偷梁换柱的办法,将另外一幅画投入火中,从而救出了这幅稀世珍品 。但是,画虽然被救了下来,却在中间部位烧出几个连珠洞,从而断成一大一小两段 。此画起首一段已被烧去,而幸存留下的部分也是火痕斑斑 。从此,这件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便一分为二 。
1652年,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画卷后,将损卷烧焦的部分细心揭下,在重新进行接拼后,正好出现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后拼接而成的,真乃不幸中的万幸 。
网络配图
于是,后人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剩山图》 。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被火烧过的痕迹,特意将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位置,这便是后来乾隆皇帝得到的《无用师卷》 。至此,原《富春山居图》被分割成《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短两部分,身首各异 。
吴洪裕宁可烧掉《富春山居图》,让它永远的陪在自己的身边,也不想让这幅名画流传后世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除了这幅《富春山居图》以外,还有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流传在世 。也许,您一定会感到奇怪,黄公望不是一生只画了这一幅《富山春居图》吗?哪里来的第二张画?
说起这第二幅画,就不得不提到沈周这个名字 。沈周是明代着名的书画家,明代成化年间,这幅传世之作便传到了他的手中 。得到《富山春居图》后,沈周自然是爱不释手,将它悬挂在墙上,反复欣赏 。就这样,看着看着就发现了问题 。原来,这幅名画上没有名人的题跋,于是,他不但自己在画上题了跋,还想请别人为这幅名画题跋 。
像《富山春居图》这样的名画,别人都藏在最为隐秘的地方,可是,被冲昏了头脑的沈周却大张旗鼓地将画轻易地交给了别人 。果不其然,在他将画交给一位友人题跋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这位友人的儿子对这幅名画产生了歹念,随即将画偷偷卖掉,并对外宣称是被人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