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江东美周郎周瑜与江东美女们的乱世情缘

大江东去 ,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北宋一代文豪苏轼笔下的脍炙人口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其中“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一段写的是当时三国赤壁大战之时风度翩翩的公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故事 。公瑾便是当时东吴的大督都周瑜 , 而周瑜的爱妻就是词中提到的“小乔初嫁了”的小乔 。
其实 , 小乔还有一位姐姐 , 名叫大乔 。大乔与小乔这一对美貌无比的姊妹花同是江东国色 。小乔嫁给了周瑜 , 而大乔嫁给了当时东吴的国主孙策 。周瑜和孙策同为风流倜傥的少年英雄 , 雄姿英发的江东豪杰 , 得与乱世佳人的结合 , 这样美好的爱情故事自然要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风流佳话 。据有关史料记载 , 周瑜与孙策同年 , 周瑜居安徽舒城时 , 扩道南大宅以寓策 , 升堂拜母 , 有无相通 。建安七年 , 曹操挟势迫使东吴国主孙权委以其子入魏作人质 , 朝中大臣大都犹豫不决 , 孙权也不想遣子入魏 , 便和周瑜到母亲面前商议此事 , 周瑜力陈送质之弊 , 权母曰:“公瑾议是也 。公瑾与伯符同年 , 小一月耳 , 我视之如子也 , 汝其兄事之 。”遂不送质 。可见周瑜之于孙吴 , 不仅有政治上的一体 , 还有伦理上的比附 。权母即孙坚之妻吴氏 , 也是东吴的国太 。孙策在世时也说:“周公瑾英俊异才 , 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
据《三国志·周瑜传》中说:瑜从孙策攻打皖城 , 也就是今天的安徽潜山县以北 , “时得桥公两女 , 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 , 瑜纳小乔” 。乔、桥二字 , 汉代通用 。当时孙、周年二十五 。裴注云:“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 , 得吾二人为婿 , 亦足为欢 。’”则二乔正是乱世佳人 , 识豪杰于江湖 , 她们的身世却引起后人的怀疑 。后汉末有一个桥玄 , 梁国睢阳人 , 睢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 , 官至太尉 , 颇为曹操尊敬 。桥玄死后 , 曹操曾撰文祭奠 , 其中说道“斗酒只鸡 , 过相沃酹” , 后人遂以为二乔即桥玄之女 , 沈钦韩即说:“桥公者太尉桥玄也 , 汉制 , 为三公者方称公 。”赵翼以精博见称 , 其《桥公墓》诗也有“生有只鸡留戏笑 , 死犹两女嫁英雄”之词 。其实皆是附会之词 。
所谓“桥公” , 原是尊称 , 如孙权呼张昭为张公、程普为程公之一样 。再说二乔之父为皖县人 , 桥玄为睢阳人 , 两不相涉 , “果为玄女 , 则阿瞒方受知于玄 , 铜雀春深 , 早已如愿相偿 , 伯符、公瑾不得专此国色矣” 。的确二乔若为桥太尉之女 , 何至流离于江东呢?桥玄有子桥羽 , 官至任城相 , 而任城就是今天的山东济宁 , 则桥羽姊妹更不会流离南方 。其次 , 桥玄生于永初三年 , 即公元109年 , 卒于光和六年 , 即公元183年 , 享年七十五 。他死的时候 , 孙策、周瑜只有九岁 。桥玄即使在六十岁时 , 其侧室生下两女 , 年龄也要大孙策、周瑜好几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