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隋唐名将屈突通是如何一步步得到皇帝信任

屈突通 , 这个名字对于大家而言可能很陌生 , 关于屈突通的介绍也比较少 , 虽然介绍比较少 , 但是对于那个时代而言他确是不可缺少的大将 。屈突通是长安人 , 隋唐时代的名将 , 其父亲是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长子 。屈突通还有个弟弟叫屈突盖 , 他自己还有两个儿子 。从其父亲就可以看出屈突通也是出生于名门世家 , 家族背景并不普通 。而屈突通在后来的发展中也果然像其父亲一样逐渐晋升并且得到皇帝的信任 。
屈突通画像
屈突通(557—628年)在担任将军期间 , 多次立下战功 , 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位列第十二位 。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其功劳之大 。屈突通自幼好武 , 性格耿直 , 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使得他能够敢于在很多时候向皇帝直接谏言 , 劝谏皇帝 , 也使得皇帝避免了很多大的失误的发生 , 所以屈突通页一步一步的开始与皇帝变得亲密 。后来还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 , 论功行赏排第一 , 也足以看出其行军打仗的智慧和勇猛 , 这也是他能得到皇帝信任的原因 , 除了耿直的性格便是他有真本事 。
屈突通后来被迫降唐 。但在此后 , 对待唐朝皇帝也依然尽心尽力 , 没有半分懈怠 。并且还深的李世民的信任 。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 , 屈突通也参与其中 , 充分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他的信任 。因为这么机密的事情 , 只有他自己的心腹才会参与其中 , 才能让他放心 。所以在李世民登基之后 , 论功欣赏 , 屈突通也因此得到了嘉奖 。
对于屈突通的介绍即使再少也不能抹杀屈突通过一生的功绩 。屈突通一生征战于沙场 , 尽忠职守 。于贞观二年 , 屈突通病逝 , 享年七十二岁 。在他去世后 , 他的长子屈突寿承袭了他的爵位 。屈突通的功劳被皇帝所铭记 , 在他死后 , 皇帝也多次想起他 , 并为其追封谥号 。
屈突通评价
屈突通属于那个时代的功臣 , 虽然在后世看来没有扬名立万 , 也没有留下很有威望的名声 , 但不可否定的是他在属于他的那个时代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后人对于屈突通评价也以好评为主 。所以由此可见 , 屈突通在历史上的功劳不可磨灭 , 为人也被后人多值得称颂 。
屈突通剧照
【解析隋唐名将屈突通是如何一步步得到皇帝信任】屈突通能让后人对他好评如潮 , 这与他自己本身的能力和性格密不可分 。屈突通作为一名大将 , 虽然是从武 , 但是他不愚昧 , 不莽撞 , 做事 , 打仗有谋略 , 有计划 , 不随意行事 。随意这也是他在战场上能够打胜仗的原因 。另外 , 屈突通作为一名武将不仅关心国家的战争事宜 , 除了打仗之外 , 他对于国家的大事和皇帝的做法也能做到随时关注并且从善如流 , 敢于直谏 。在隋文帝下错命令时能够及时的劝谏;在执行隋炀帝吩咐的任务时能够秉公执法 , 不徇私枉法 , 体现了他性格中正直的一面 。而这也是后来他能够得到皇帝信任并喜爱的原因 。
屈突通不仅仅在面对任务时能够铁面无私 , 而他在面对国家破败 , 濒临灭亡时忠于自己的国家 。在李渊攻占长安时 , 知道自己面临兵败 , 他依然坚守并且鼓励自己的将士一同坚守 。再后来派自己的儿子来说服自己的时候 , 他决意同儿子恩断义绝 。这无一不体现出屈突通的爱国情怀和对于国家的尽忠 。虽然最后他迫于种种原因投降 , 但这不能磨灭他性格中尽忠职守的一部分 。所以后来在《旧唐书》中评到:“或问屈突通尽忠于隋而功立于唐 , 事两国而名愈彰者 , 何也?答云 , 若立纯诚 , 遇明主 , 一心可事百君 , 宁限于两国尔!被稠桑之擒 , 临难无苟免;破仁杲之众 , 临财无苟得 , 君子哉!”赞曰:“屈突守节 , 求仁得仁 。”这就是屈突通 , 不管为哪个朝代服务都求无愧于心 , 尽忠职守 。所以单反熟识屈突通的人对于屈突通的评价都是好的 。《新唐书》:“屈突通尽节于隋 , 而为唐忠臣 , 何哉?惟其一心 , 故事两君而无嫌也 。”《新唐书》的评价也说明了为什么屈突通尽管服侍过多个朝代 , 但是却没有人说他是背叛者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