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崇祯为中兴大明如何躲过色情致命诱惑

明思宗朱由检 , 即崇祯皇帝登基之时 , 正值大明王朝内忧外患之际:内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烽火四起;外有满清八旗劲旅 , 虎视眈眈 。历经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 , 此时社稷零落 , 山河破碎 。作为希望成为中兴大明王朝一代明主的崇祯皇帝 , 虽然决事果断 , 雷厉风行 , 但却有心细多疑 , 优柔寡断;他也经常征求左右的意见 , 但刚愎自用 , 不能做到虚怀纳谏;他知人善任 , 如重用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一代名臣 , 但是任用他们时 , 言听计从 , 优遇有加 , 而一旦翻脸 , 严酷无情 , 大加杀戮 , 导致用人不专、屈杀忠良、重挫军心的严重后果 。他虽然悯恤黎民疾苦 , 常下诏罪己 , 但搜刮民膏 , 加派无度 , 趣百姓于水火;他寡情薄恩 , 翻脸无情 , 但也温柔多情 , 体贴他人 , 与皇后周氏互敬互爱 , 感情甚笃;他励精图治 , 经常平台招对 , 咨问政之得失 , 与臣下论讨兴亡之道 , 为政察察 , 事必躬亲 , 欲为中兴之主 , 但求治心切 , 责臣太骤 , 以致人心恐慌 , 言路断绝常谓所任非人 , 终成孤家寡人 , 直至后来煤山自缢殉国 。
据有关史学家分析 , 崇祯是中国古代最勤政的皇帝 。有史书记载 , 他十八岁登基 , 二十多岁头发已经斑白 , 眼角现出鱼尾纹 , 可以说是宵衣旰食 , 朝干夕惕 。史志上称其“鸡鸣而起 , 夜分不寐 , 往往焦劳成疾 , 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最为难得的是 , 他自制极严 , 不耽犬马 , 不好女色 , 生活简朴 , 为朝野上下称道 。《明史》就评价崇祯说:“在位十有七年 , 不迩声色 , 忧劝惕励 , 殚心治理 。”
崇祯执政初期 , 皇太极率领满清八旗骚扰关外 , 以致狼烟四起 , 民不聊生 。对此 , 大明王朝的大臣们分为主战、主和两派 。崇祯在用人方面 , 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 。不久 , 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失守 , 京畿震动 , 诏天下勤王 , 各方将领自保不暇 , 逗留不前 , 独秦良玉慷慨誓众 , 率翼明捐资济饷 , 裹粮率师;袁崇焕更是昼夜兼程 , 驰援京师 , 并收复永平四城 。但不幸的是 , 袁崇焕后被崇祯皇帝以诛杀毛文龙、己巳之变护卫不力以及擅自与后金议和等罪名正法于北京 。
虽然 , 大明王朝对满清的大规模军事活动也曾取得几次胜利 , 但却重挫了大明王朝的重装部队 , 以致最终无力打垮农民起义军;而农民起义军强渡黄河 , 连续发动的中原大战 , 更是大大削弱了大明王朝的军事力量 。李自成与皇太极的内外夹击 , 让明军腹背受敌 , 无疑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进程 。曾经强盛的大明王朝内忧外患 , 风雨飘摇 , 而朝廷中的两党分庭抗礼 , 将要成为压垮大明王朝大厦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 , 临危受命的崇祯皇帝在文官集团的支持和帮助下 , 决定诛灭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
当时 , 少年登基的崇祯皇帝深感阉党之祸已经成为危及大明王朝的毒瘤 。于是 , 即位伊始 , 他就是大力清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这也是崇祯皇帝的第一个重大决策 。尽管决策已定 , 但是 , 崇祯皇帝并没有露出声色 , 只是静观魏忠贤一伙人的行动 , 等待着清除魏忠贤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