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悲惨的女人死后才当了半年皇后

当我们提起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这个名字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被逼殉死”,的确在皇太极等人的胁迫下,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没有任何选择 。尽管阿巴亥的死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背后也隐藏着皇太极一个深藏多年的秘密 。
阿巴亥是在九部联盟攻打建州失败的情况下,被迫嫁给努尔哈赤的,那一年刚满十二岁的阿巴亥嫁给了努尔哈赤为妻,当时努尔哈赤43岁 。成婚后,阿巴亥很快获得努尔哈赤的宠爱 。
网络配图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大妃叶赫那拉·孟古(皇太极生母)病逝,阿巴亥因此做上了大妃的位置 。
但是这个新继任的大妃并不安分,曾因和大贝勒代善存有暧昧关系,被努尔哈赤处罚过 。不过这件事极有可能是个政治阴谋 。
总之,在这场政治斗争中,皇太极是胜者,代善是失败者,努尔哈赤是被利用者,而阿巴亥则是牺牲者 。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病逝,让阿巴亥意想不到的是,夫君的驾崩之日就是自己的死期到来之时 。
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二天,以皇太极为首的诸王说努尔哈赤有遗诏,要阿巴亥殉死 。出于对尘世的留恋和对爱子的牵挂,阿巴亥百般抗拒,但诸王寸步不让,在被逼无奈、山穷水尽的情况下,阿巴亥自缢而亡 。
我们先不去考虑努尔哈赤是否有遗诏之事,单论皇太极为何一定要阿巴亥殉死做一些分析,原因可能出于三点 。
网络配图
其一,阿巴亥的生的三个儿子,年纪虽然不大,但都已显示出非凡的才智,英武不俗,尤其多尔衮更是鹤立鸡群,一旦长大成人,肯定是十分了得的英雄 。兄弟三人若同气连枝,团结一致,如果在他们背后还有一位极富机变、地位很高的母亲当靠山,那将是一股极强大的政治势力,对皇太极威胁甚大 。
所以,皇太极必须抓住先王驾崩的难得之机,在她三个儿子羽翼未丰的时候,首先除掉阿巴亥,以绝后患 。
其二,努尔哈赤在预感自己大限将至之时,特地将大妃阿巴亥召来,与她共度了人生中的最后五天 。为什么要召大妃?肯定会有重大的事情与她商量,有重要的情况向她通报 。
根据朝鲜史料《春坡堂日月录》记载:努尔哈赤临终时,遗命将汗位传给多尔衮,由代善辅政 。如果真有此事,那么这个决定很可能就是努尔哈赤与阿巴亥共同商定的,或是阿巴亥事先知道的 。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临终前所有情况的最知情者,这样一来,她自然就成为了皇太极的心腹之患和谋夺汗位的最大障碍,势必除之 。后来的清朝官方记载所以讳言努尔哈赤留有遗言,皆云“不复言及”,可能是有意转移、模糊后人的注意力 。
网络配图
其三,我个人认为这点很重要 。皇太极内心长期隐藏着难以启齿的对阿巴亥的仇恨 。
皇太极的生母孟古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任大妃,尽管她年轻美貌 。但当比她年轻十五岁、更为风姿绰约、俏丽聪颖的阿巴亥来到努尔哈赤身边的时候,努尔哈赤出于喜新厌旧的天性,将更多的爱倾注到了阿巴亥身上,这就必然冷落了孟古 。
醋意、孤独、嫉恨纷纷涌上心头,使性格内向的孟古抑郁寡欢,竟至积忧成疾,两年后便撒手人寰了,芳龄仅二十九岁 。
母亲的死,对于皇太极来说,无论从心理上、地位上、还是生活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影响极大 。尽管当时皇太极只有十一岁,他认为母亲的死于阿巴亥有直接关系 。
所以,皇太极对阿巴亥的仇恨种子早已深深地埋进了他的心田 。加上谋夺最高领导权的需要,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有了如此良机,岂能轻易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