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王羲之发妻郗璿为何被称为女中笔仙

中国历史上关于东晋书法家郗璿简介的内容,多半被收录在《晋书》以及她的夫婿——书圣王羲之的生平资料中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郗璿简介描述,郗璿家境十分显赫,娘家世代书香,父亲郗鉴是东晋初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与书法家,在当时的书法界很有影响力 。郗璿自幼耳濡目染,经常与父兄切磋,因而也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 。少年时代,郗璿就写得一手好书法,是远近闻名的才女,素有“女中笔仙”之称,可见其书法技艺非同一般 。
郗璿与王羲之成婚后,夫妇二人因有相同的爱好而经常在一起秉烛夜谈,相互探讨书法创作,恩爱非常 。
据郗璿简介称,她与丈夫王羲之既是夫妻,也是挚友,更是艺术上的知音 。两人相濡以沫大半生,创作了无数美轮美奂的书法作品,也孕育了七子一女,子孙满堂,堪称神仙眷侣 。
郗璿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女书法家 。相传她九十岁高龄之时,曾上书皇帝,感谢朝廷的鞠养 。这个时期,王羲之已经去世 。
有一次,王羲之的堂侄孙王惠前去看望郗璿,关切道:“您的眼睛、耳朵没觉得坏了吧?”
郗璿淡然回答:“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这属于自然规律,是身体的事 。至于眼睛耳朵,和精神相关,哪能那么快就和人分开呢?”可见这位高龄老人即使在身体难以抗拒地走向衰老,体力大不如前时,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境,为后生晚辈做出了表率 。
郗璿的故事
东晋著名女书法家郗璿,是书圣王羲之的发妻,亦是王献之的母亲 。有关郗璿的故事,多与其父郗鉴为她择婿的“东床坦腹”一则典故有关,然而据民间史料记载,郗璿的故事中不为人知的事迹还有很多,比如郗璿教子的故事,就是她生平事迹中比较重要的一段经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郗璿的故事中,王献之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 。由于郗璿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家中父兄俱擅长书法,这种独特的家庭气氛使郗璿自幼偏爱书法艺术 。她与王羲之成婚后,先后育有七子一女,一众儿女中,王献之是书法天赋最高的一位,于是郗璿有心培养他接过父亲王羲之的毛笔,成为一代书法名家 。
王献之七岁之时,母亲郗璿对他练字的要求已然十分严格 。虽说王献之喜好书法,然而七岁孩童,正是爱玩的年纪,有时练着字,听到窗外顽童嬉闹之声,便忍不住要溜出去玩 。
每逢这时,郗璿便来到儿子书房,专心查看他写的字 。
有一次,王羲之外出归来,看到书桌上献之未写完的字,就在“大”字低下加了一个点,写成了一个“太”字 。王献之浑然不知,玩得尽兴之后,回来给母亲看自己写的字 。郗璿端详了片刻,说这些字笔力都还差火候,唯有这“太”字的一笔,可以与王羲之书法媲美 。王献之不服,郗璿遂指着院中的十五只大缸,对儿子道“你父亲写字的奥秘全在这十五只缸里,你若能将这十五缸水用尽,一定能赶上你父亲 。” 。
从此,王献之不分寒暑,苦练书法,郗璿帮他把缸中水一勺一勺舀出研墨 。经过苦练,王献之终成与父亲一样优秀的大书法家 。
郗璿 王羲之
东晋女书法家郗璿,字子房,本为高平金乡人氏,是太尉郗鉴的女儿,亦是东晋著名书圣王羲之的夫人 。说起郗璿与王羲之缔结美满姻缘的过程,还有一段有趣的典故,此典故名为“东床坦腹”,发生在太宁元年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郗璿正值二八年华,才貌双全,是远近闻名的才女,父亲郗鉴将她视为掌上明珠,有意为她择一个如意郎君,而郗璿本人也对才德兼备者情有独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