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传奇交通工具:木牛流马什么样

木牛流马 , 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 。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 , 其载重量为“一岁粮” , 大约四百斤以上 , 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 , 群行二十里” , 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
《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 , 七擒孟获 , 威震中原 , 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 , 叫“木牛流马” , 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 , 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 , 不用能源 , 不会造成能源危机 。
木牛流马到低什么样子?很多人都在揣摩 , 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 , 花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木牛流马 , 有的不失为工艺精湛 , 巧夺天工 。
木牛流马的概念应该来自民间的独轮车 。
如是 , 就有了这辆木牛流马:
福建建阳市余荣贵先生的“木牛”体积庞大 , 牛角高耸 , 一亮相就让人眼睛一亮 。他的“木牛”如何运输粮草呢?原来此“牛”是靠四蹄移动前行的 , 前面两蹄固定不动 , 仅为保持牛身平衡 , 而后两蹄可以活动 , 人在牛后操纵牛尾 , 牛尾一压一抬 , 后两蹄就开始迈步 , 引发此牛全身而动 。此牛因为以脚而行 , 所以最大优势就是特别适合在崎岖不平的山路行进 , 从这一点来说 , 余先生的“木牛”倒真有诸葛亮“木牛流马”的影子了 。

福建建阳市余荣贵先生的“木牛流马”
山东季兆福的“木牛流马”
季兆福的“木牛”“牛肚”里能装粮 , “牛角”上可捆草 , 有和《三国演义》里描写一致“牛舌”机关 , 可以控制“木牛”的前行和停止 , 季先生给采访人员介绍说:“史书记载 , 木牛者 , 方腹曲头 , 一股四足 , 头入领中 , 舌著于腹……我的木牛是严格按照记载复原的 。”
他的“木牛”较好地解决了车身转向、应付山路、车厢负重等问题 , 所以虽然在外观上和大家所想象的“木牛”差距较大 , 还是被公认为最实用的诸葛“木牛” 。
西安张天伟先生的 “木牛流马”
西安张天伟先生的“木牛”是个缩小了的模型 , 造型生动 , 酷似玩具 , 加上只要轻拍牛臀 , 就可令其行走 , 如此精巧神奇 , 都是木头做的机关 。说是玩具 , 倒也不假 , 要它驮运粮草走山路 , 怕要散架了 。张先生的“木牛”偏重于观赏性 , 张先生呵呵一笑 , 也承认自己做“木牛”就是为了好玩 。张先生:“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太过玄奥 , 谁也说不清楚 。其实我认为那根本就是个传说 , 不存在的 , 我能造出来就是无中生有 , 纯粹娱乐了 , 图个好玩我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
四川广元木匠何多现的“木牛流马”
四川广元木匠何多现展示花了5个多月造出的“木牛流马” 。图为木匠何多现造的“木牛流马” 。何多现花了5个多月造出的“木牛流马” 。何多现2010年3月开始制作 , 8月初完成 。“木牛流马”长2.08米 , 高1.4米 , 自重230斤 , 腹中可载420-450斤大米 , 后肢可以前后屈膝 , 以手推或牵为动力 , 可以行走在乡间小路 , 还可爬坡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