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改革核心:彻底废除奴隶制参与和土地改革

贵族豪强大肆兼并土地不独中国为然 , 古罗马亦如此 。马克思曾说 , 共和时代的罗马 , “国内史可以明显地归结为小土地所有制同大土地所有制的斗争” 。贵族和富人大肆侵占土地 , 导致小农破产和大量流民出现 。
贵族出身的改革家提比留格拉古说:“栖身在意大利的野兽还有他们的洞窟和巢穴 , 可是为意大利而战斗献身的人们 , 除了空气和阳光之外一无所有 。”
比王莽稍早些 , 公元前133年 , 提比留格拉古用棍棒打死 。
【王莽改革核心:彻底废除奴隶制参与和土地改革】 但改革并未中止 , 提比留格拉古在公元前123年和122年连续当选保民官 , 他恢复了其兄的土地法 , 又提议在北非迦太基设殖民地 , 动员罗马公民移民到那里 , 每人分配200尤格土地 。公元前122年 , 盖约竞选下一年保民官落选 。公元前121年 , 贵族势力再次挑起武装冲突 , 盖约被迫自杀 , 改革失败 。但盖约的改革方案有些内容得到保留 。在格拉古兄弟前赴后继的改革冒险中 , 罗马共有8万公民获得了土地 。
王莽的改革比格拉古兄弟要激进 。他的理由很充分 , 他说:汉朝减租 , 三十税一(三十取一) 。豪强侵占土地租给农民种 , 却要收百分之五十的租 。朝廷对有田人三十取一 , 有田人对租田人十分取五 , 太不像话了 。
新始建国元年(9) , 王莽一纸令下 , 把全国土地改称“王田” , 废除土地私有制 , 实行土地国有化 , 私人不准买卖土地 。如果一家男子不满8人 , 田超过900亩 , 应把多余的田分给本族或者邻居的无田人 。原来没有田的人 , 按男口每人给田100亩 。私自买卖王田治罪 。这个措施 , 是王莽搞“社会主义”的主要依据之一 。其实 , 就当时情况来看 , 这是很难行得通的 。
每人百亩以及8人不超过900亩一类的标准是哪里来的呢?来源于《周礼》所说的井田制 。王莽的智囊班子是一帮儒学专家 , 一天忙到晚 。他们从各种古代典籍里找出路 , 觉得“井田制”最理想 。王莽正是按照《周礼》记载 , 试图把全国土地重新分配 。
《周礼》等著作中关于井田制的说法又是哪里来的呢?都来源于孟子所说的一段话 。《孟子滕文公》说:“方里而井 , 井九百亩 , 其中为公田 , 八家皆私百亩 , 同养公田 。公事毕 , 然后敢治私事 。”这是说 , 一块极其广袤的平地 , 按“井”字的样式 , 划为9块 , 每块100亩 。四周8块分属8家私有 , “井”字中心那100亩则是公家的田 。8家人先在公家那100亩地里忙活 , 完了之后才到自家100亩地里干活 。《周礼》、《韩诗外传》等著作就根据孟子这段话 , 对井田制大加发挥 , 说得更为详尽 。
孟子说得若有其事 , 但朱熹就对井田制是否存在过提出怀疑 。他说 , 周代陕西一带 , 哪来的几千里平地?很多地方都在山谷之间 , 又很多小溪沟 , 怎么安置井田呢?(《朱子语类》卷86)
胡适在给廖仲恺的一封信中也说:“井田的均产制 , 乃是战国时代的乌托邦 。战国以前 , 从来没有人提及古代的井田制 。”“孟子实在不知道周代的制度是什么 , 不过从一句诗里推想到井田制 。”如果孟子时代实行井田制 , 那么滕文公就不必向孟子请教井田制 。如果周代实行井田制 , 那么战国离周代并不太久 , 一种制度的废止 , 绝不是突然的 , 尤其是实行了许多时候的田地制度 , 总会有遗迹 , 何至于到《诗经》里去找一句诗来说事呢?再说 , 王莽时代的耕地 , 也根本不够全国这样分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