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爱国领袖陈东:丹阳墓前竟也有奸臣的跪像

“青山有幸埋忠骨 ,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题于杭州岳王庙的一副楹联 , 读来令人痛快 。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这四座跪像 , 在这里遭受着世人的千载唾骂 。
清代钱咏《履园丛话》里记载了一则小故事 。乾隆年间 , 翰林院修撰秦涧泉和老师袁枚同游西湖 。这秦涧泉是秦桧的后人 。在岳飞墓前 , 面对着那四座跪像 , 秦涧泉写下了这么两句:“人从宋后少名桧 , 我到坟前愧姓秦 。”作为秦桧的子孙 , 想来他的心中着实羞赧 。
秦桧一直被视作是奸臣的典型代表 。其实 , 要追究杀害岳飞的刽子手 , 宋高宗怎么能摆脱干系呢?偏居江南一隅的他不仅无心抗金 , 而且很不希望迎回徽钦二帝 。如果没有宋高宗的支持 , 岳飞怎么会落得风波亭惨死的下场?不过有意思的是 , 宋孝宗一登基 , 立即为岳飞平反 。真不知道 , 当时身为太上皇的宋高宗 , 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
在墓前铸跪像 , 并不独独是杭州岳王庙的“风景” , 丹阳陈少阳墓前 , 也曾铸有两个跪人 。历史真是惊人的巧合 , 陈少阳之死 , 宋高宗同样难辞其咎 。陈少阳墓前所铸的跪像 , 也是宋高宗的宰相 , 不过不是秦桧 , 而是汪伯彦、黄潜善 。
陈少阳是谁呢?熟悉宋史的人肯定不会陌生 。陈少阳名东 , 字少阳 , 丹阳人 。北宋末年 , 金兵南侵 , 此时宋钦宗竟然罢免力主抗金的宰相李纲 。陈东愤而带领几百名太学生 , 拥到皇宫外 , 上书请愿 , 要求惩办奸臣 , 恢复李纲的相位 。这次太学生救国运动声势浩大 , 宋钦宗迫于舆论压力 , 重新起用李纲 。
后来汴京被金兵攻陷 , 徽钦二帝被掳北上 , 宋高宗建立起了南宋朝廷 。出于形势需要 , 宋高宗不仅拜李纲为相 , 而且将陈东召至朝廷 。宋高宗表面上看似抗金 , 背地里却在积极议和 。不久 , 李纲便被罢免相位 。陈东于是上书宋高宗 , 请求恢复李纲相位 , 惩治汪伯彦、黄潜善等弄臣 。最终在汪伯彦、黄潜善的构陷之下 , 陈东被宋高宗下令处斩 。
明代嘉靖年间 , 有个叫郑普的进士经过丹阳陈少阳墓时 , 见到墓前铸有汪伯彦、黄潜善两个跪像 。郑普在柱上题了一联:“丹陛披肝 , 千古纲常可托;荒庭屈膝 , 两人富贵何为?”这两句话可谓词锋犀利 , 洞穿世事 。清代《巢林笔谈》在讲到这件事时 , 说郑普刚刚题好字 , 墓前的那两个跪像竟“应笔而仆” , 突然倒地了 。这个记载虽然荒诞 , 但背后透出的 , 是人们对忠奸的是非评判 。
【北宋爱国领袖陈东:丹阳墓前竟也有奸臣的跪像】陈少阳墓位于现在的丹阳埤城大贡村 , 雨打风吹 , 荒冢衰草 , 墓前的那两个跪像 , 早已不见了踪影 。曾经的金戈铁马 , 边角连营 , 都已消失在苍茫的天际 。独留青冢向黄昏 , 似乎 , 这就是历史的无声诉说 。
古往今来 , 屈死的英雄实在太多 。南朝刘宋时 , 有个大将叫檀道济 , 出生于京口 , 曾随宋武帝刘裕南征北战 , 立下赫赫战功 。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 , 檀道济名望很高 , 有点功高盖主的意思了 。一次 , 刘义隆生了病 , 彭城王刘义康矫诏 , 将檀道济召入京中杀害了 。据《南史》记载 , 檀道济临刑前一口气喝下了一斛酒 , 大吼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这就是成语“自毁长城”的出典 。后来北魏大兵直逼宋都建康 , 刘义隆登上城头 , 追思无限地说:“假若檀道济在 , 何至于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