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赵云:他远没有演义中的那么风光!( 二 )


一出祁山 , 赵云也没当先锋 , 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策应主力 。街亭失守全线大败 , 而“云与邓芝勒兵徐徐而退 , 不致大损 。”《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 。而战后孔明上表检讨 , 自贬三级 , 有功无过的赵云却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被贬了级 。直至去世 , 赵云也未获封侯 。赵云不得重用 , 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 , 不是名门望族 。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 , 东汉时达到高峰 , 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
汉末乱世 , 群雄并起 , 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 , 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 。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 , “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 。三国之中 , 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 , “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 。他手下的战将中 , 除曹氏、夏侯氏外 , 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 , 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 。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 , 顾不上讲究门第 。但卧龙一到 , 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 。魏、蜀、吴三国 , 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 , 赵云也就倒霉了 。同时 , 孔明的任人唯亲 , 也是史有定论的 , 马谡、杨议就是例子 。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 , 蜀汉是“蜀中无大将 , 廖化做先锋”了 。
网络配图

刘备称帝 , 群臣上贺表 , 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 。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 , “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 。法正列第二 , 孔明第八 。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 , 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
历来读史之人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 , 汉高帝刘邦 , 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广的悲剧 。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后主时 , 赵云好歹还是寿终正寝的 。
《演义》上写刘禅闻赵云死而大哭 , 又是罗老先生加的花环 。那时的刘禅 , 早把救过他两次的赵云忘得一干二净了 , 连点“悼念”的意思都没有 。到得后来 , 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来了 , 在给别人封侯时顺带也追封了赵云 。可赵云要是知道追封的事 , 准得气得在坟墓里诈尸不可:那时距蜀汉亡国还剩下不到三年了!
悲剧赵云 , 空有武艺却不复重用实在是令人遗憾 。或许 , 是《三国演义》太神化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