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五大猛将:吕布徒有虚名赵云只能跑龙套

【三国五大猛将:吕布徒有虚名赵云只能跑龙套】三国猛将排名,如果按《三国演义》说,最权威的莫过于“毛批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有个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锈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按这个排名,三国猛将前五强应该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 。张飞都没进前五,只能排第六 。但这是“演义”,不能当真 。如果真给三国猛将排名,那得看正史《三国志》 。
《三国志》没给猛将排名,但对三国猛将都做了描述和评价,从这些评价中,便可分出伯仲雌雄 。依据《三国志》的记载,三国五大猛将应该按如下顺序排位:
网络配图
第五名:赵云 。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原是公孙瓒部下,讨伐袁绍后,赵云成为刘备的第一贴身侍卫 。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最出色的表现是“大战长坂坡”,但是正史中却没有此节 。正史是这样记载的:“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迁为牙门将军 。”从这里可以看出,赵云当时只是干了“侍卫”应该干的事,并没有大战百万曹军 。而在此后的一系列战役中,赵云也确实表现出色,但更多的不是勇,而是谋 。比如“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再如“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露脸的战迹,当然也有不露脸的 。如“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由于箕谷战败,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 。从这些史料来看,赵云虽勇,但只能排第五 。
第四名:黄忠 。据《三国志》记载,黄忠原是刘表中郎将,赤壁之战后,黄忠随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 。后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不顾年迈,身先事卒、勇冠三军 。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 。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黄忠已年过花甲,但仍在定军山对抗曹军将领夏侯渊的精英部队,他率领士卒奋勇杀敌,斩杀魏国名将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升为征西将军 。随后,刘备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 。黄忠之勇,贵在老当益壮,60多岁仍能取上将人头,因而被列为三国“五虎上将”之一 。凭其战绩及封号,胜于赵云,当排第四 。
网络配图
第三名: 吕布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是毫无疑异的“第一猛将”,但在《三国志》中,他的地位却只能降到第三位 。《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精彩桥段,在正史中并无记载 。不过,吕布确实是一员虎将,善射,膂力过人,被称为“飞将”,先被董卓提拔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不过,吕布一生打了不少败仗,而每次战败,他都另找靠山 。如果他是“第一猛将”,怎么惨到如此地步?董卓死后,他败在郭汜之和,于是投靠袁术,袁术不要他,他又投奔袁绍 。后吕布在钜野被曹操击败,又东逃投奔刘备 。最后,吕布又被曹操击败于邳城 。这一仗,吕布曾亲率一千多骑兵出城迎战曹军,结果战败了 。如果他真是“第一猛将”,莫说还带一千骑兵,就是带一百骑兵,也能杀出重围了 。但事实是,吕布没有杀出去,而是败退回城 。最后吕布被手下捆绑交给曹操,被曹操勒死了 。可以说,吕布的一生,胜都是小胜,败都是大败,并非“第一猛将”所为也,只能屈居第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