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为什么会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三 )


有一天早朝时,朱厚照发现了一份揭发刘瑾种种罪行的匿名信,但朱厚照拒绝相信,把这封信转交给刘瑾 。刘瑾大发雷霆,命高级官员三百余人跪到奉先门外的烈日之下追究事主 。那些高级官员们从早晨跪到天黑,许多人当众倒下来死掉 。天黑之后,未死的人再被囚进锦衣卫诏狱 。后来还是刘瑾发现匿名信来自宦官内部,跟朝臣无关,才把他们释放了 。
刘瑾权势熏天,整个政府都围绕着他转圈 。宰相焦芳、内政部长张彩、国防部长曹元,几乎跟他的家奴没有分别 。政府的大小措施都在刘瑾的私宅里决定,即使最荒唐最恶毒的大政方针也没有人敢提出半点异议 。
各地官员进京朝拜述职时总是要向刘瑾行贿,叫做“拜见礼” 。少的要上千两,多的则五千两 。如果升了官要立即使用重金“谢”刘瑾,叫做“谢礼” 。送少了还不行,会马上撤职,但如果你赶紧追加银子,官职又能马上恢复 。官位基本上成了刘瑾手中卖钱的商品 。刘瑾究竟拥有多少家产呢?据史家考证,刘瑾的家产近乎天文数字——合为三十三万公斤黄金、八百零五万公斤白银,而李自成打进北京时,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二十万公斤黄金!
刘瑾当权只有五年,右都御史杨一清利用“八虎”之间的矛盾,刺激张永反戈一击,告刘瑾谋反,武宗下旨逮捕刘瑾,籍没家产 。从刘瑾家中抄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 。其中,有两柄貂毛大扇,里面暗藏机关,以指按动,便弹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武宗看了,也吓得目瞪口呆 。刘瑾最终多行不义必自毙,但整个明政府的结构,几乎被他拆散 。
【揭秘:明朝为什么会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至此,明代宦官的权力完成了其扩张的全部过程,明代宦官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以后魏忠贤的专擅独断,不过是这些前辈们的历史延伸与再现罢了 。于是,历史就上演了这样一幕讽刺剧:朱元璋最怕宦官专权,但恰恰是这个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被人们耻之为“最大的太监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