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诸葛丞相和王司徒谁才是最大赢家?

19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编剧多有神来之笔,变文言为通俗,人民喜闻乐见 。比如,《武乡侯骂死王朗》这段里,编剧让诸葛亮下了一套华丽说辞,憋得王朗王司徒哑口无言,末了使个“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一锤定音 。可怜见了王司徒,如今逐日里,满互联网上,吐血倒马,气死了一遭又一遭 。
至于丞相那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真是田间地头,有井水处皆歌谣了 。
然而王司徒这人,历史上可没这么惨 。他老人家太和二年去世,也没见千里迢迢,去挨诸葛亮的骂 。按王朗和诸葛亮的瓜葛,按正史,只有刘禅初继位时,王朗和他的同事华歆、陈群、许芝、诸葛璋等,纷纷给诸葛亮写信,陈述天命人事,劝诸葛亮投降算啦;诸葛亮没回信,估计也没能骂着王司徒 。
实际上,若按正史,则王朗王司徒,真可算是三国的大赢家之一 。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和诸葛亮协力同心呢 。
首先,王司徒不大聪明,但运气不坏 。
网络配图
且说王朗王司徒,东海人,因为通经书,当过会稽太守,结果地盘被孙策吞了 。王司徒很开放,坐船出海,又被孙策追上揍了 。好在他儒雅,孙策也只是骂他几句,没杀他 。
后来曹操请了王朗去当官,问他孙策何许人也,王司徒虽然被孙策打得满地找牙,但背后不说人坏话,评价道:孙策勇冠一世,张昭是民之望,周瑜是江淮之杰 。所以孙策在吴地,早晚是要成大事的,不是鸡鸣狗盗之辈 。
后来曹操称了魏公、曹丕篡汉称帝,王朗都帮了忙 。于是开国之后,位列三公 。当是时,王朗、钟繇、华歆,算是三公 。曹丕都夸他们“当代伟人”也 。
历史上,诸葛亮并没当面骂王朗,但在《后出师表》里——当然这文章是否诸葛亮亲笔还待商榷,就算是诸葛亮写的好了——诸葛亮指名道姓的说: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大概意思:王朗明明有地盘了,结果动不动引用圣人之语,磨磨唧唧,拖拖拉拉,大家都烦了,眼看着孙策坐大,统一了江东 。
可是,为什么说王司徒是三国人生大赢家呢?看下面 。
首先,他如果确实活了七十六岁,那就比五十四岁的诸葛亮长寿多了——在三国,这算是长寿 。贾诩使尽了阴谋诡计自保,也就活了七十七岁 。
然后,王司徒的孙女儿,叫做王元姬,孙女婿叫做司马昭;孙女儿和孙女婿叫做司马炎,统一了三国,立了晋朝,这点不消多提了 。实际上,论辈分,他还比司马懿长一辈 。您可以想象一代枭雄司马懿,见着王司徒,还得行礼:“哟,这不是他亲家老爷么?”“哎呀这不是我家亲家小儿仲达吗?就别行大礼啦 。子元子尚我那俩孙儿还好?哈哈哈哈!”
网络配图
按史书上,王元姬也确实了得 。她很就跟司马昭提过,钟会这人,“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劝司马昭不要重用钟会 。结果钟会灭了蜀汉后,果然起心要谋反,被平了 。
【历史中诸葛丞相和王司徒谁才是最大赢家?】所以,王朗王司徒九泉之下,完全可以大摇大摆去跟诸葛亮吹牛:
诸葛村夫,你不是想灭魏吗?我孙女婿,把曹魏给灭了!
钟会不是把你们蜀汉给灭了吗?我孙女儿,吹吹枕头风,给你们蜀汉报仇啦!
最后王司徒最大的成就,还是他的儿子王肃 。
众所周知,话说,中国古来做学问,小半倒是在抢经典的注释权 。比如王安石要变法、朱熹要搞思想,都得从解读经典开始;康有为要变法,都得先来个《新学伪经考》 。两汉之际,大家都在讨论今古文尚书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