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发现4000多年前石城房址均为一室一厅( 二 )


此次还发现了14座灰坑,多见圆形筒状或袋状坑,均位于房址内,打破地面,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屋内的储藏窖穴 。同时还发现2座长方形坑,都在房址外围附近,其中的一座里面出土了非常丰富的陶片和碎骨,为寨峁梁遗址单个遗迹出土标本之最多者,专家推测这可能是与房址关系密切的屋外储藏窖穴 。
北方地区最为完整的史前早期石城
孙周勇说,在寨峁梁遗址,专家们共修复陶器及陶、骨、石等小件器物数量300余件 。陶器中灰陶占绝对优势,有少量灰皮红褐陶、红陶及个别白衣彩陶;陶质以夹砂者多,泥质次之;纹饰以篮纹和绳纹为大宗,素面抹光次之,还有少量方格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等 。常见的器形有双鋬鬲、单把鬲、折腹盆、喇叭形器盖等 。
陶器小件类型较少,主要有纺轮、打制陶刀和陶环 。而骨器则主要有骨锥、骨针、骨筓,还有一些卜骨 。石器种类最为丰富,包括圆饼形器盖、石环、石刀、石斧、石锛、石凿、石楔、石锤、石锄、石球、砺石等,同时还有一些细石器及石片、石核出土,这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能熟练使用石质的生产工具 。
参考目前的考古资料研究,专家们认为寨峁梁遗址应为距今4500年至4300年的河套地区龙山时期遗存 。孙周勇说:“结合发掘情况综合分析,寨峁梁遗址为迄今北方地区保存较好、揭露最为完整的史前早期石城聚落,各类遗迹间层位关系明确、内在关系密切,为探讨龙山早期的聚落布局、家庭规模、社会结构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
寨峁梁遗址和石峁遗址同属秃尾河流域,直线距离约20公里,从秃尾河流域史前石城调查材料来看,寨峁梁遗址在该流域石峁聚落中应属一般等级,或为村落级别,本次发掘更加明确了这一认识 。专家们认为,若以石峁城址作为黄土高原北部早期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则寨峁梁遗址和石峁遗址的对比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对该区域社会复杂化进程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