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六品官汉臣铁骨铮铮弹劾了和珅半辈子!

钱沣,汉人出身,云南昆明人 。31岁考中进士(乾隆三十六年),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他在翰林院任职将近十年才得到提拔,被任命为江南道监察御史 。他还担任过其他官职,但最让人敬佩、最有成就的便是当江南道监察御史的日子 。
钱家世代寒素,过着亦耕亦读的平民生活,钱沣的父亲本是读书人,在社会动乱中继承祖传银匠手艺为生,母亲初识文字,鼓励钱沣读书 。因家贫,他就上山砍柴换几文铜板;没有书,就寻些残篇断简熟读深思 。
钱沣的书法韵味有余,有高古之妙,尤爱画瘦马,筋骨显露,风格清逸高标 。如果说钱沣的前半辈子是为了仕途与艺术,那么他的后半生就是为了弹劾和珅 。
网络配图
江南道监察御史属六品官,主要职责是对府州县道等审判衙门监督,并在监察过程中对地方行政存在的弊端上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直接向皇上弹劾违法官吏,而钱沣所瞄准的弹劾对象就是和珅 。钱沣是个有智慧的人,他深知直接弹劾权臣极为困难,所以他用了一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先弹劾和珅的死党!
【这位六品官汉臣铁骨铮铮弹劾了和珅半辈子!】钱沣首先将山东巡抚国泰与布政使于易简贪墨营私、吏治索贿、府库亏空的事情上书朝廷 。其实这么做他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 。依清朝当时的法律,参奏重臣极有可能触怒龙颜 。所以,奏疏一递上钱沣就跑到好友家借了十吊钱,说将来儿子会代他还钱 。后来好友才知道,钱沣是担心参奏失败被朝廷发落边疆,备些钱在路上用 。他的好友一阵唏嘘:真到了那一步,凭这点哪儿够啊!要知道,一吊钱为1两银,在清朝的十吊钱也就相当于今天的2000元人民币 。
还好还好,乾隆不仅亲自召见了钱沣,并要清查此事 。但考虑他职级较低,审查官位高的国泰不太合适,所以乾隆又命大学士和珅为首,左都御史刘墉协同,三人共同查办山东国泰一案 。
国泰在山东搜刮民脂民膏,没少孝敬和珅,所以和珅知道保住国泰就是保住自己,于是正式出发前就派心腹先到山东通风报信,暗中授计,却没料到钱沣早已有所准备,派手下盯着一路追踪着报信人 。
就在钱沣等人快到济南时,和珅的报信人正要返回北京,钱沣当即抓住此人,并从其身上搜出了国泰的回信 。信中,国泰写的应对之策便是借银填库,蒙混过关 。好了,等的就是这个!钱沣当即派人将此信快马奏报乾隆帝 。
网络配图
虽然这次查案和珅、刘墉的官大,但主审却是钱沣 。和珅是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主儿,感觉到事情不妙,便想笼络钱沣,见钱沣穿得破旧单薄,便关切地置办新衣赠与他,结果钱沣不吃这一套,一口回绝 。
三人来到历城县,和珅知道银子已补齐,装模作样的拆开银包查验,抽查数十封后说数目无短缺,并提出收兵 。但钱沣却敏锐地发现了破绽,因为银子是从山东各大商家借来的,所以成色根本就不一致,这不符合统一的库银标准 。
但如何让这件事彻底露馅呢?钱沣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银子不是借来的吗?行,借钱哪里有不还的道理 。很快,钱沣命人以官府的名义贴出告示,大体意思是令商人领回自家银子,若超过规定期限一律罚没充公 。
各大商家听到这个消息谁也坐不住了哇,纷纷拿着山东巡抚衙门开的凭据,来库里来妈自家的银子,结果银库亏空4万两 。接着查!很快,盘查粮仓又发现缺少3万余石,复查各县竟都是库库皆亏,最后统计全省共亏空200多万两银子 。一时间,山东国泰一案朝野震动,乾隆令国泰、于易简两人自尽 。和珅吓出一身冷汗,生怕引火烧身,自然不能保国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