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北伐:殷浩北伐失败后为何被扣上许多罪名

【殷浩北伐:殷浩北伐失败后为何被扣上许多罪名】殷浩是东晋人,受皇帝的征召入宫为官 。皇帝扶持殷浩是为了制衡势力日渐强大的大司马 。当时的护军将军为了东晋内部的安定,就劝说殷浩不要与大司马为敌 。可是殷浩不肯,凭什么只劝他,为什么是他要让桓温,而不是桓温让他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的离世引起诸皇子对皇位的争夺 。东晋朝廷决定趁这次后赵的混乱实施北伐,一举统一全国 。皇帝选择了殷浩为北伐的将军 。另一方面,桓温也对皇帝说他也想要参与北伐,但没有得到回应 。桓温一直都知道殷浩的出现是皇帝故意所为,目的是为了制衡他,他为此十分愤怒 。因为与殷浩一起长大,桓温深知他的品行,所以他并不害怕殷浩得势后会对他打击报复 。
永和八年,殷浩决定进攻洛阳 。在出发前,殷浩摔下了马,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吉利的事 。殷浩到许昌时,他的下属不能安抚降将,该降将在许昌叛变,并进攻了晋军驻扎的地方 。殷浩派兵反攻,大败而归,只能退回寿阳 。
之后展开了二次进攻,又恰恰遇到了姚襄的反叛 。这回殷浩有些害怕了,丢下了营帐,退到了谯郡 。所有的刀枪和粮食都被姚襄夺走了,士兵死的死,伤的伤,叛变的人也有很多,殷浩看到这种场面急了,他不知道该怎样向朝廷交待 。殷浩派他手中还能用的将官对姚襄发起进攻,但他们都没有成功,反而失去了性命 。
桓温听到北伐失败的消息,立刻上书指责殷浩,给殷浩扣上了许多罪名 。北伐失败的殷浩不仅被削去所有官职,还被流放了 。没过几年,他就忧郁地死在了流放地 。
东晋殷浩
殷浩是东晋的将领 。他在少年的时候就很有见识,他的辩才连他的叔父都斗不过 。有人曾问他,为什么要做官的时候梦到棺材,要发财的时间梦到大粪 。殷浩回答:官是腐朽的东西,所有会梦见与腐尸相关的棺材 。财本来就是粪土,所以在要发财的时候梦到大粪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番言论被看作是至理名言,殷浩逐渐得到那些辩士们的尊敬 。当有人要请他当官的时候,他拒绝了并隐居了十年 。后来得到司马昱的征召,他才入朝为官 。司马昱也很喜欢辩论,他和殷浩很投缘 。为了抗衡权臣桓温,皇帝栽培殷浩,培养殷浩 。但后来的事情超出了司马昱的控制,两股朝臣势力的矛盾越来越大 。殷浩的好友纷纷劝阻他应该停手了,但他一概置之不理 。因为后赵皇帝病死了,皇子们为了皇位开始了内乱 。这可以说是天赐良机,东晋朝廷决定北伐,任殷浩为将军 。但是殷浩打了败仗,他的政敌乘机弹劾,皇帝只得把殷浩撤销官职,流放东阳 。三年后,殷浩死于东阳,享年五十三岁 。在下葬的时候,殷浩原来的下属为他喊冤,认为殷浩学识渊博,在当官的时候也很有政绩,得到过皇帝的许多嘉奖 。他的罪是因为打仗失败,胜败是常常有的,他已经被流放3年,得到的惩罚已经足够多了 。皇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下令让殷浩官复原职,不让他以白衣之身离世 。
殷浩书空
殷浩书空是一个典故,用来形容事情让人很诧异 。殷浩出身簪缨世族,喜爱老庄善于论谈 。他一直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隐居了10年 。340年,他被赋予将军的职务,推辞不过只能就任 。当时桓温的势力很大,殷浩与他不和经常闹矛盾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久,殷浩遵循朝廷的指派,统领军马进攻中原,结果连打两次败仗 。
桓温乘机在朝堂上对他发起攻击 。结果就是殷浩被流放了 。他虽然被流放了,但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他除了整天用手比划着写"咄咄怪事"外没有其他过激的行为,家人们也就放心了 。在一年后,殷浩送陪他一起来的亲人回京,在离别的时候,他咏了一首诗后就抽泣起来,这时人们才了解到他心中的压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