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灭亡的内幕:当奸臣宇文化及遭遇叛臣李密

大业十二年七月,隋炀帝下江都前夕,颁布敕令,命元文都与光禄大夫段达、检校(代理的意思)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协助越王杨侗,守卫东都 。众人当中,元文都资历最老,成为当然的大哥大 。自打和越王杨侗搭档以后,元文都就把自己的前程完完全全地寄托在了杨侗的身上 。元文都一直觉得自己是杨侗最最宠信的臣子,是帝国的干城,等将来杨侗登上帝位以后,他绝对会封王拜相,大权在握 。
但元文都所有美好的憧憬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变得虚幻起来 。这个人就是王世充 。自王世充到洛阳的第一天起,杨侗就对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器重与信任,甚至于王世充连打三次败仗,杨侗都能一概不予追究 。王世充的出现对元文都地位和权力构成了严重威胁 。所以,元文都对王世充的排挤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这次也不例外,元文都听了王世充的话之后,非常生气 。因为,诱降李密实际上是他提出来的,现在王世充否定李密,摆明了就是在否定他的政策 。但作为一个老江湖,元文都还是懂得克制个人情绪的,他假意安抚王世充 。王世充也不是笨蛋,早就知道元文都对他不怀好意了,但表面上也不好撕破脸皮,便假意摆出友好的姿态 。七月初,皇泰主派人送信给李密,表态说:“过去的那些事情,一概不论 。至于今后,咱们要彼此真诚相待 。天下大事,还需要阁下匡救辅助 。征伐大权,就全部交给阁下了 。”
李密接信大喜,从此之后,就把全部精力和兵力都投入到对付宇文化及上 。不久之后,宇文化及就收到了李密的亲笔信 。阅过之后,他不禁喜上眉梢 。原来,魏公李密竟主动提出讲和 。这在宇文化及看来,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现在,白字黑字证明这件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确实发生了 。宇文化及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多日来压在胸口的大石瞬间消失 。说实话,宇文化及就怕和李密开战,因为他不自信,不是担心自己的军队打不过李密的瓦岗军,而是因为他的粮草所剩无多了 。宇文化及照他爹宇文述差多了,宇文述人品虽然不咋地,但好歹也是大隋一代名将,而宇文化及呢,人品继承了乃父,能力却差得离谱 。十多万大军北归,不多带粮食,专靠抢劫老百姓,明明是官军,却要走流寇作战模式 。问题来了,傻眼儿了吧?
好在人家李密要和他讲和,宇文化及忙不迭地答应下来,生怕李密反悔似的 。本来呢,宇文化及为了节约粮食,采取限制士兵吃粮的政策 。现在好了,不打仗了,宇文化及也就不再限制大家吃粮了 。他还向李密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李密能送给他一些粮食 。李密一口答应 。要不是有个瓦岗军士兵叛逃到他这边,宇文化及恐怕至死都不会识破李密的阴谋 。原来,李密早就探知宇文化及的军粮不多了 。为了打消宇文化及的顾虑,让骁果军放心吃粮,李密才假惺惺地提出了议和,并十分爽快地答应送粮食给他 。傻了吧唧的宇文化及果然上当 。结果,所剩无几的粮食很快就被饥饿的士兵一扫而光 。宇文化及勃然大怒,带着全军渡过永济渠,要和李密拼命 。
两军大战于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脚下 。一方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骁果军,一方是横行天下、百战扬名的瓦岗军,这就注定了童山之战必定会成为一场恶仗 。据史书记载,两军从早晨七八点一直打到了傍晚六七点 。结果相当之惊人,骁果军用一场胜利证明了他们的名声不是白给的 。瓦岗军被打散,李密本人也被流箭射中,落马昏死过去 。关键时刻,有一个人及时地站了出来,挽救了李密,挽救了瓦岗军 。这个人就是秦琼秦叔宝 。《隋唐演义》中的秦琼胯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人送外号“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小孟尝” 。秦琼是该书的书胆,人生经历十分坎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