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研《幼小衔接工作的安排》 大班幼小衔接教研记录

——最新实施计划
一、设计思路
6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面临毕业,进入小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面对这样的改变,我的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孩子做着充分的准备 。在老师和家长不断的“鼓励”和“暗示”下,孩子们似乎觉得自己真的可以成为小学生了,但是大人真的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深处去关注他们的想法了吗?我们班一个孩子怯生生地说:妈妈让我去很远的地方读书,我在那里一个人都不认识,我该怎么?我才意识到,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他们在入学前做好心理准备,是如此重要 。的确,孩子在新环境、新同伴、新的学习方式中,面对那么多的未知,心理上的担忧是很正常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准备如何在新的变化和情况下减少负面情绪,尝试用各种方法积极适应变化 。
二、目的和意义
(1)各种渠道的反馈(刚进小学的孩子、家长、老师):一年级的孩子入学时,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天,他们是新鲜和快乐的 。初二,很多孩子情绪低落,觉得小学的生活不如幼儿园快乐 。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和繁重的课业,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身体疲惫、瘦弱、厌学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所以,孩子能否快速适应小学生活是关键 。
(2)
1.有进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生活,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
2.对小学学习活动的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有初步了解,形成对各类学习活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力习惯、阅读习惯等 。)、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 。),并建立初步的 。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
第三,指导思想
1.连接幼儿活动旨在帮助学龄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让儿童树立自心,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
2.连接幼儿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后续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幼儿发展的要求 。
3.连接幼儿的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综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新课程的实施有机结合 。
4.连接幼儿的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的综合活动要有机结合,特别是在对幼儿发展的评价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
四、活动时间:
六月至七月
动词 (verb的缩写)目标受众:
三班所有的孩子,老师,家长 。
不及物动词活动形式
1、专家讲座
2、孩子外出参观
3.模拟小班
4.宣传园
5.一起家庭教育
七、幼儿园、幼儿的具体工作 。
(1)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 。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快乐、充满爱和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 。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和自控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幼儿园,孩子的日常生活大多是老师的提醒和引导 。进入小学以后,更多的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搞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所以,让大班的孩子知道自己即将进入小学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 。加强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
2.物理环境: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 。变集中的坐环境为分离的区域环境,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受小学的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发展 。组织孩子们参观小学生的升旗仪式、早操和课间活动,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他们的学习和课间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