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导读: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 , 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 。当我们去游览时 , 只要稍加留心 , 就会发现 , 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 。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 , 现称为“故宫” , 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所在地 。明代朱棣夺取帝位之后将位于南京的明皇都迁到了自己原来的封地——北京 , 并开始在北京城中建造皇宫 , 至1420年即明永乐十八年 , 紫禁城落成 。全城南北长961米 , 东西宽753米 , 占地面积达720 000平方米 。有房屋980座 , 共计9000多间 。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 。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 , 南为午门 , 北为神武门 , 东为东华门 , 西为西华门 。城内所有的宫殿建筑布局均沿一条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呈几何对称展开 。
网络配图

依照中国古代的星相学说 , 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 , 乃天帝所居 , 天人对应 , 而古代的帝王均以紫微星自居 , 所以皇帝的居所就被称之为“紫禁城” 。在这座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的大宫殿中 , 殿宇楼台高低错落 , 十分雄伟壮观 , 是古代皇权的象征 。北京的紫禁城可分前后两殿 , 前殿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 , 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 , 前殿又称之为“外朝”、“前朝” , 是皇帝办理政务和举行朝会的地方;后为“内廷” , 又称“后寝” , 它是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和两旁的东西六宫等宫殿群组成的 , 这里是帝王、后妃们生活的地方 , 同时也是举行祭祀等宗教活动和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
三座宫殿为何连一棵树也没有?
也许有人会告诉你 , 这是为了突出宫殿的威严气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外朝三大殿 , 是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 , 从位置上说三大殿居于整个皇宫建筑的中心 , 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 。为了突出这组宫殿的威严气势 , 显示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 , 古代的建筑师们在设计时采取了许多手法 , 其一便是院内不植树 。从皇城正门天安门起 , 经端门(现在端门前后的树是辛亥革命以后种植的)、午门、太和门 , 这之间的一系列庭院内都无树木 。
当时人们去朝见天子 , 从天安门进入 , 经过漫长的御道 , 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建筑空间中行进 , 没有丝毫的生命气息 , 这无疑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形的、不断增加的精神压力 , 最后进入太和门 , 放眼望去是宽阔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 , 这种精神压力便飙升到了顶点 , 而这正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对自己的臣民所希望的 。威严便是皇权的象征 , 如果说在这些庭院内都种上树 , 绿荫宜人 , 放眼望去皆是红花绿树 , 人的身心就会在无形中放松下来 ,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将会破坏威严的氛围 , 天子的威信也就难以树立 。由此看来 , 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但如果深加追究你会发现还有别的历史事件和原因使得统治者拒绝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外种树 。
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