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深宫:唐朝宫女是如何打发寂寞的?

俗话说,后宫粉黛三千,而实际上,历代后宫宫女的人数都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到了唐太宗朝,后宫的宫女,仍有数万之多 。
唐玄宗时,宫女的数量曾达六万之众 。唐代其他时期的宫女数量最少也在万人以上 。宫女的人数如此庞大,她们在后宫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后宫也分三六九等
按照地位的不同,唐代宫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品级的宫中女官;另一类则是没有品级的普通宫女,后者占据了宫女的绝大多数 。
唐代后宫的女官又称“宫官”,她们是后宫中除了皇后和嫔妃之外的管理阶层,在后宫成千上万的宫女中属于地位较高的等级 。西安枣园唐墓中拥有墓志的4位宫女,就属于这一类 。
庞大的后宫拥有数以万计的宫女,为了维持其正常运作,统治者们制定出了一套森严的管理体系 。“唐代‘后廷’是模仿‘前廷’来建设的 。‘前廷’的官员有九个品级,‘后廷’的女官也是如此 。”前廷即指朝廷;后廷则指后宫 。
网络配图
有品级的女官毕竟人数较少,多数宫女都是没有品级的低级宫婢,她们从事低下的体力劳动,很少有机会接触等级较高的妃嫔,更无缘和皇帝见面,真是“不识君王到死时” 。
这类宫女死后没有墓志,所以她们的生活就更不为人所知 。枣园唐墓群中没有墓志者很有可能就是这一类没有品级的宫女墓葬 。
宫女是如何入宫的
说到宫女的等级,就不能不提及宫女的来源,因为宫女们的入宫方式往往决定了她们在宫中的地位 。
大部分宫女都是从民间海选采聘而来,她们出身于良家,品德素质较高,常有晋升为宫中女官的可能 。
宫女艰辛的日常劳作
宫女的职责就是为皇帝和后妃们服务 。为了满足主子们安逸奢侈的生活需要,宫女们承担着后宫繁杂的劳动,她们的工作范围包括宫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此外还有专门从事歌舞杂耍等表演项目的宫女 。
不论日常劳动抑或歌舞表演,都是十分辛苦的 。从唐诗中,我们得以形象地了解到宫女生活的辛劳 。诗人王建《宫词一百首》云:“舞来汗湿罗衣彻,楼上人扶下玉梯,”刚跳完舞的宫女浑身是汗,湿透了云裳,而楼上那些观看表演的人还需要别人搀扶着走下玉梯 。
网络配图
宫女也有娱乐活动
除了日常劳作,宫女们还要接受各种教育,她们学习的内容包括文化知识、音乐艺术,以及各种技能 。
唐代的皇帝十分重视宫女教育,有专门教授宫娥们读书的后宫学校,还有教授乐舞杂技的“内教坊”,所以,唐代宫女们的素质普遍较高 。
其中最为着名的要属上官婉儿,她是高宗朝名臣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被杀之后,年幼的她随母亲郑氏配入后宫,自小便在宫中接受教育,由于婉儿才华出众、机警过人,备受女皇武则天的喜爱和信任,在武则天主政时期及中宗朝都曾显赫一时 。
然而,上官婉儿这样的佼佼者毕竟凤毛麟角,多数宫女都在琐碎枯燥的劳动和压抑孤独的环境中度过一生 。“衣食无忧、精神空虚”,不过,宫女们的生活也并不全是灰暗的一面,在宫中,她们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来调节枯燥的生活 。
寂寞芳魂何处去
宫女的生活范围被局限在长安宫城的”掖庭“中,除非有特殊任务或者不再当宫女,否则她们不能踏出宫门半步 。
大部分的宫女都在宫中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中逐渐老去,”入时十六今六十“,待到青春逝去、娇颜不再,她们便只能在尼姑庵中与古卷青灯共度余生,或被发配到帝王陵寝侍奉先王,了此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