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神童轶事:鲁迅的墓碑由其子周海婴书写

竺可桢3岁时与父亲上镇;父亲教他念各家店铺招牌上的字,回来时他竟都能记住 。
马一浮5岁能背诵《唐诗三百首》 。家中聘请某举人为师,教了两年,因无可再教,自告辞职 。
【民国神童轶事:鲁迅的墓碑由其子周海婴书写】谢冰莹(非谢婉莹)5岁就阅读《唐诗三百首》、《随园女弟子诗集》和《史记》 。
舒新城15岁进小学,始学地理,才知有五大洲、二十二行省 。但他5岁于私塾读《三字经》,因内有“魏蜀吴”,以及过年好玩“孔明灯”的缘故,早就知有个叫四川的地方 。
俞振飞二三岁时,父亲俞粟庐常亲抱于手中令他睡觉,用惯唱的昆曲《红绣鞋》(见于汤显祖《邯郸梦·三醉》)当作催眠曲:“趁江乡落霞飞鹜,异潇湘云影苍梧 。残暮雨,响菰蒲,晴岚山市语,烟水扑鱼图,把世人闲看取 。”天天哼,如此3年,以至儿子也听熟了 。在他6岁某天突然唱出,有板有眼,丝毫不差 。
叶恭绰6岁时,答父亲春雨题,作诗有“几夕无明月”句,受到赞赏 。但当他问询下雨何以无月,不得真谛,始悟致知格物与吟风赏月为两回事 。
谢无量幼年号称“神童”,6岁会做诗,有《风筝》诗:“凭藉春风力,直飞上青云 。”有客来访,坐谈良久,不胜厌烦 。谢写就一诗以呈,客见后笑辞说,“小公逐我去矣 。”
唐文治6岁从祖父学《韩非子》,每随月光读书 。
顾颉刚6岁时,祖父带他上街,看见的匾额、牌楼或桥梁等,必讲它的历史 。就是这些关于苏州掌故旧闻的讲述,启发了顾颉刚对历史的兴趣 。
梁启超7岁时,塾师出对:“东篱客尝陶潜菊”,他立刻对以“南国人思召伯棠” 。
翦伯赞7岁时,在祖父指导下圈读《史记》和《资治通鉴》,到12岁全部读完 。
鲁迅原葬上海万国公墓,石碑刻有“鲁迅先生之墓”六个正楷大字,是周海婴照着妈妈许广平的字样临摹的,那时他才7岁 。
1947年上海开明书店印行沈从文作品,封面题字和画图是沈的两子龙朱和虎雏所作 。
周运鹏儿时,塾师因他两月里就能背诵全部《易经》,特出一上联“周神童读周易,易”;他回答说:“左丘明著左传,传 。”
周运鹏在私塾时,有同学读《礼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中“毋苟”,误为“母狗” 。塾师即出一句:“《礼记》一书无母狗”,要学生对以下联,周答:“《春秋》三传有公羊 。”(摘自李子迟等人著《道可道:民国学人大师真闻录》一书,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