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译文 两只黄鹂鸣翠柳原文及翻译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译文 两只黄鹂鸣翠柳原文及翻译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译文: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
 注释⑴黄鹂:黄莺 , 鸣声悦耳 。

⑵白鹭:鹭鸶,羽毛纯白 , 能高飞 。
⑶窗含:谓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 , 故曰窗含 。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 。这是想象之词 。
⑷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 。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东吴万里船 。

赏析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 , 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 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 , 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译文 两只黄鹂鸣翠柳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