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完美的周瑜为何遭后世狂贬( 二 )


此后数百年,蜀魏正统之争纷纷扬扬 。到了唐朝,正统之争开始出现在唐诗中 。首先是杜甫,对蜀汉的诸葛亮极为推崇,对于这位忧国忧民的名相表现出了深深的同情 。再就是杜牧,这位诗人在诗中不加掩饰地调侃周瑜,历史在文学中开始出现偏差,“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到了宋朝,宋人治史之风颇盛,常常明是治史实为思想政治观的较量,文人政客间的朋党之争更是惊心触目,三国正统之争也在争斗之列,宋文坛多位大家被卷入 。最终朱熹的理学占据了历史的上风,帝蜀寇魏、尊刘贬曹渐成定局 。随后的元明清三代,史家多承朱熹的“帝蜀寇魏”论 。人物的善恶褒贬也随之潮起潮落,数度浮沉,最尴尬的当属身处其中的东吴 。为了尊刘,自然就得贬曹贬孙,作为孙权集团的周瑜,其形象自然也难逃打压 。
然而,在民间的话语权里,周瑜的身后命运更惨 。
三国故事在三国时代结束之后不久便在民间有所流传 。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已经彻底地扭曲了 。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资料,就是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 。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是一落千丈了: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为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军事上,他看似颇有才华,却又似乎人皆可败;在人格修养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狭隘 。史传文学中那个雅量高致、出众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贤忌能的平庸之辈 。
市井间“尊刘贬曹”的观念早已有之 。在苏轼的小品《东坡志林》中,就曾对民间三国有过这样的描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感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民间对人物的褒贬品评是有着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他们“尊刘”,拥“帝蜀”,而对于站在对立面的周瑜,自然不会有好感 。
网络配图
之后,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的出现,彻底把周瑜的形象钉在了自相矛盾的演义标准上 。
一方面,它肯定周瑜结交孙策,开拓江东,定建霸业;举荐鲁肃,纳降甘宁,举贤任能;最后火攻破敌,建立不朽功勋 。
而另一面,当遇到刘备集团的中心人物,周瑜又不得不退一射之地 。对于那些中心人物,周瑜只能是陪衬 。
这一切,在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中仿佛达到了极点 。
《三国演义》对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在此将演义与正史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以正视听 。
关于诸葛三气周瑜:正史记载,连刘备都评价周瑜“器量广大”,周瑜气量宽宏根本不会被气死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 。至于周瑜病逝后,送丧吊唁的是周瑜旧下属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
关于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演义描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彻头彻尾的捏造,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巧计借箭的正是周瑜本人 。
关于赔了夫人又折兵:历史上是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和周瑜的计谋根本没关系 。
网络配图
关于智激周瑜:纯粹子虚乌有 。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正是孙权听了他的劝说才有了赤壁之战 。
关于借东风:虚构,诸葛亮并未参与赤壁之战,赤壁乃周瑜等东吴将领之功 。
关于荆州问题:实乃周瑜死后,鲁肃为了“联刘抗曹”把周瑜打下的荆州南郡地区借给刘备 。周瑜生前掌握江陵彝陵等入川水道,东吴攻打西蜀不存在和刘备借道的问题 。周瑜死后,在鲁肃的主张下把南郡地区借了刘备,此后东吴派出孙瑜伐蜀被刘备档道,演义中可能故意把孙瑜和周瑜搞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