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轶闻:项羽并非弃军而逃的懦夫

项羽是弃军而逃吗
项羽逃了是没有疑义的,关键在于项羽逃的时候,垓下大营里还有没有相当数量的楚军 。虽然《史记》中回避了对此的正面描述,但从相关史料分析,答案是肯定的 。
网络配图
首先,从整场战役的描述来看,项羽退守垓下前,只是“大败”,既没有楚军被围歼、也没有重要将领被擒斩的记载,而楚军还能在垓下设防固守——“壁垓下” 。根据冷兵器战争的规律,楚军此刻不可能伤亡殆尽 。其次,若被困垓下时楚军已所剩无几,那么正如《霸王别姬》中指出的“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直接大军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不是“围之数重” 。再次,汉军发现项羽突围后,只派“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擒斩项羽无疑是刘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他却只派了如此少的部队去追,不能不说是冒了风险的 。刘邦在坐拥数十万大军的情况下,为什么甘冒如此风险?唯一符合逻辑的解释就是《霸王别姬》中说的“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 。可能刘邦认为消灭这支楚军才是当时最重要的任务,也可能他还不确定项羽是否已逃走 。但不论是哪种情况,垓下大营都不可能是空的或只有少量残兵 。
在《高祖本纪》里,司马迁也隐晦提到了项羽之逃是楚军最终失败的原因而非结果,“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
垓下楚军命运如何
《商榷》中大量篇幅在讨论垓下楚军的命运,试图论证他们大多投降了 。从整体来看,项羽逃走当夜,不会有太多楚军突围 。到第二天刘邦决策以5000骑追项羽时,垓下还有相当数量没有投降的楚军 。项羽逃走后,“平明,汉军乃觉之” 。这只有在少数人员突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若像《商榷》所述,楚军在项羽逃走后一波又一波数以万计的往外跑,“围之数重”的汉军怎么可能不知道?从具体事例来看,《商榷》的论述也漏洞颇多 。
网络配图
司马迁写《史记》的态度是否完全客观
关于司马迁为何歪曲史实,《霸王别姬》认为其有“受到汉武帝冤屈,而在史记中特意抬高项羽、贬低刘邦”的可能 。《商榷》则认定《史记》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理由是其记载了一些刘邦的优点和项羽的缺点,而若《史记》贬低刘邦的话也通不过汉朝政府审查 。
这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很难有绝对准确的答案 。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首先,从基本逻辑来看,其所说的并不能证明《史记》的记录是完全客观的 。其次,史学界持笔者观点的人并不少,《史记》要通过审查也并非没有办法 。如李长之先生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里就说:“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才是一个真正英雄,刘邦却是一个流氓而已 。”在通过审查方面,李先生列举了司马迁的九种手段,并总结说:“他(司马迁)的方法是逃避和隐藏,这样便瞒过了那时当局者的检查,也瞒过了后来太忠厚以及太粗心的读者了!”
网络配图
看来以上介绍,我们就知道项羽并非“弃军而逃”的懦夫,因为很多历史记载里面还是有很多疑问的,就像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才是一个真正英雄,刘邦却是一个流氓而已 。
【正史轶闻:项羽并非弃军而逃的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