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真实存在的活死人墓活人埋入墓中祭祖

活死人墓,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埋葬活人的墓,在贵州就存在着这样的活死人墓,村里的人不仅不反感,还会每年都去祭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活死人墓呢?原来这里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
在贵州镇宁县有一个叫蒙正的村落,村里的人每年都要去山上举行一次祭祀,所祭者非人非神,而是洞穴 。据说这些不是普通的山洞,而是墓穴,而这些墓穴并非用来埋死人的,埋的是活人,因此,又叫作活人墓 。
在我国贵州镇宁县蒙正村,却的的确确存在着活人墓,专门是给活人住的 。蒙正村的活人墓高仅一米,大约三米长,宽度连一米都不到,也就是说,只能躺下一个人 。在墓室的里端,有一个用石块搭建的高台,是用来放食物和水的,在另一端有一个出气孔,如果墓主人是男的,孔在左侧,若是女的,孔则在右侧 。人进去以后,饿了就吃里面预先准备好的食物,若是食物吃完了,便躺在里面静静地等待死亡 。
网络配图
有句古话叫“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把自己的亲人活生生地送入墓地,相信谁也做不出来,毕竟这么做实在是太过于残忍了 。可是蒙正村的祖先们却这么做了,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现在的蒙正村人还每年还要去活人墓祭拜 。
到底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让蒙正村的人,做出如此奇怪的事情来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感恩,感谢祖先给了他们生命以及这片生存的土地 。
蒙正村是一个苗族居住的自然村落,周围被群山环绕着,所居住的村民以苗族为主 。村子不大,但活人墓却很多,足有上千座 。据当地的村民讲,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三是他们的望山节,二月十二是竹王节,是蒙正苗族十分重大的两个节庆,每年在节庆的当日,十里八乡的蒙正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去山上的活人墓祭拜 。
祭祀活人墓的目的就是祭祖 。蒙正苗族不信神,只敬奉他们的祖先竹王,望山节和竹王节都是为祭祀祖先而设的节日 。
说起他们的祖先,这里面还有个故事,这个故事在《后汉书》里面也有记载,说是有一年,一位妇人正在河边洗衣服,忽见一根三节长的竹子顺流而下,漂了过来 。那妇人起初并没有去留意,毕竟山中多竹,水里漂根竹子也并非什么奇怪的事情 。可正当妇人再次低头洗衣的时候,奇事发生了 。
那竹子漂到妇人面前就不动了,妇人想将它拨开,没一会儿它却又漂了过来 。妇人深以为奇,正不知如何是好,竹子里面突然传出一阵婴儿的哭声,那哭声十分响亮,绝非幻听 。妇人就把竹子捞起来,到了家后,用柴刀从中剖开,发现里面竟然躺了个男婴 。
网络配图
那男婴长得白白胖胖,十分的可爱,妇人见了也很是喜欢,于是就把人留在自己的家里,抚养成人 。
那男婴成人之后,十分聪明,文才武略样样精通,不出几年,就统一了周围的各个部落,在我国西南地区迅速崛起,成为了第一代夜郎国的君主 。
看到此处,相信有些读者已经看出了些端倪 。在华夏文明史上,有三大消失的古国,分别是楼兰、大理、夜郎,云南大理如今已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而楼兰和夜郎依然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是如何消失的 。难道说,蒙正苗族就是夜郎古国的后裔?
这是一个历史和考古界的重大课题,姑且放下不说,只说蒙正苗族祭祖一事,只要清楚了祭祖的由来,蒙正苗族是否是夜郎国后裔,也就不说自明了 。
每年的正月初二,蒙正人就要去山上望山拔茅草,而这茅草不是随便拔的,要望一座山坡,拔一根茅草,望九十九个山坡,拔足九十九根茅草后才能下山 。回了家后,把茅草洗干净了,待次日,也就是正月初三,把茅草跟粑粑、肉放在竹席上,祭祀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