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刽子手为什么砍头宁可用钝刀,而不把刀磨快了?

在古代 , 刽子手是执行处决犯人的人 。他们手抡鬼头刀 , 手起刀落 , 人头落地 , 那是我们在电视剧或电影里看到的场景 。但是 , 真正的古代的刽子手在砍死犯人的时候 , 有手起刀落好几下 , 人头还落不了地的 。因为在刽子手的行业里 , 他们没有磨刀的习惯 。
宁可钝刀砍人 , 也不磨刀 。搞得受砍之人痛苦惨天 , 他自己也身疲神倦的 , 纵然这样 , 他们也不去磨刀 。因为在他们的信念里 , 杀人的是刀 , 不是他本人 。他们是替天行道 , 执行刑法而已 。如果把刀磨快了 , 那他们自身就成了刀的帮凶了 , 会加深他自身与良心的罪孽的 , 毕竟砍的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啊!
【古代刽子手为什么砍头宁可用钝刀,而不把刀磨快了?】这个斩首虽然是死刑 , 但用什么斩?怎么斩?在哪里斩?标准绝对是不一样的 。西方人习惯于绞刑 , 即便斩首也是上断头台 , 放绳子刀落即可 , 而古代中国则有专业的刽子手 , 绝对的技术活 。
在影视剧中往往有这么一句“推出午门外斩首” , 首先这午门建于明成祖朱棣时期 , 即紫禁城 , 那些时代对不上号的历史文盲编剧就不批评了 , 没意思 。再就是这午门外可不是随便杀人的 , 能在午门外被斩首的绝对是高官 , 且最大恶疾 , 也就是今天纪检委抓的那种省部级以上的“大老虎”了 , 少之又少 , 历史上也没有见过几次 。不过却是明朝打官员板子的地方 , 被活活打死的倒是不少 , 锦衣卫据说可是训练过这个项目的 。大多数人斩首就是在菜市口了 。
真正的刽子手 , 不用钝刀的 。都是砍钝了 , 或者砍得卷刃了 , 直接换刀 , 甚至中场换刀 。当然也存在有些刽子手用惯了 , 不愿意换刀的情形 。但是 , 不愿意换刀 , 前提也是这刀还能用 , 还很锋利 。因为砍人既是技术活儿 , 也是力气活儿 , 很多的时候 , 不是只砍一人 , 而是一溜儿人跪在那儿等你砍哩 , 刀不好用了 , 刽子手累不说 , 观刑者也鄙视你不是?再说官府还请你不请了?
古代刽子手是个卑贱职业 , 属于衙役之列 。中国古代 , 法官是高大上的 , 但是 , 衙役很卑微 。明清时有三班衙役:站班衙役、捕班快手、壮班民壮 。除此之外 , 还有看管监狱的禁卒牢头、执行死刑的刽子手、检验尸体的仵作、巡夜的更夫等等 , 都属衙役 。
衙役不但地位卑微 , 工资也卑微 。正式的工资是没有的 , 明清时的衙役只有一些伙食补贴 , “仰不足事父母 , 俯不足畜妻子” 。如此情形下 , 刀都不愿磨的话 , 活儿干不利落 , 你还想不想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