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值得人们怀念:前有暴元,后有弱清

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 。”明太祖朱元璋和汉太祖刘邦(刘邦庙号是太祖,习称高祖)一样都是布衣起家,提三尺剑,戡平华夏,建立起了强盛的大一统王朝 。
秦朝暴虐,法令严酷,民不聊生,统治者民心尽失,政权的合法性也就成了问题 。顺应时代潮流,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而后历经进军咸阳,歼灭项羽等重要阶段,最终于公元前202年称帝,使秦末以来动乱了数年之久的神州大地回归统一 。
明朝的建立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形 。元廷无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路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朱元璋以一和尚的身份投军郭子兴的红巾军,而后迅速崛起为抗元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历经了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北逐元廷等战略行动后,明朝最终确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 。
所以,明朝建国靠的是顺应时代的趋势和朱元璋的杀伐决断,而不存在欺负孤儿寡母,弄权窃国这样的污点,因此得国最正 。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元朝问题主要不在于它是以异族的身份统治华夏,而是它用极其野蛮的方式对待华夏文明和汉人 。比如,原本适宜农耕的土地经被用来放牧,简直就是一种浪费,当然也是一种破坏;再比如他将国内的人口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原本在南宋智下的百姓更是被划为了最后一等,俨然印度的种姓制度,当然不能为汉人士大夫所容忍 。
在与元朝的斗争中,朱元璋也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 。
在平定了南方各股势力后,朱元璋命令徐达率大军北伐元廷 。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元顺帝逃回大漠 。自此,明军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也收回了丢失了400年的极具象征意义和战略价值的燕云十六州 。
同唐宋的自信、开放和繁荣相比,明朝虽然有所不及,但依然还是一个先进的、强大的帝国 。
14-15世纪的西欧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彼时,世界的东方也出现了相同的具有革命性的要素:政治上的内阁制和经济上的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 。这二者共同表明明帝国有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 。
【明朝为什么值得人们怀念:前有暴元,后有弱清】倘若当时的明朝真能继续向前发展的话,那么说不定中国就会在工业革命中占据先机,继续引领世界,至少也不会像清朝那样被列强打的满地找牙 。
但是,设想中的情况并没有实际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灭亡了,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政权建立了 。
历史仿佛给明朝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它从一个胡族手中夺回了政权,但是近300年后另一个胡族又占据了华夏 。这种两头都是胡人政权的特殊状况自然也增强明朝在汉人心中的地位 。
而且历史也证明,清朝并不是一个争气的朝代 。满清268年,除拓展了领土外,几乎没有了任何值得称道的贡献 。
作为非汉族政权,清朝皇帝是缺乏统治底气的,至少底气并不十足,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顺治皇帝了,他甚至时刻都准备着跑回关外老家去 。尽管,皇帝口头上一直强调“满汉一家”,但是在心理上,双方是很难做到坦诚相见的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汉人并不会真正的相信“满汉一家”,尤其是清朝在征服的时候所实行的屠杀以及之后的文字狱等,更加剧了汉人心中的不信任 。
同时,满清贵族也并不完全相信汉人,因为他们知道汉人并不会完全相信自己,也不会真心地臣服于自己,再加上胡族国运必不过百年的历史定律,更让满清贵族觉得汉人随时都会反抗自己 。事实却是如此,自清军入关,各种反清组织和活动层出不穷,如天地会、红花会、白莲教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