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商汤均用此巫术收买人心,千百年来帝王惯用此法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张绣 。当时正值麦熟季节,为了笼络民心,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
军令一下,大小军官经过麦田时都纷纷下马,用手扶着麦子走,唯恐践踏了谷物 。身为主帅,曹操并没有下马 。
岂料,偏偏出了意外 。当曹操经过麦田时,田中忽然飞出一头鸠鸟,曹操的坐骑受到惊吓,慌忙窜入麦田中,践踏了一大片麦子 。
为了以身作则、严明法纪,曹操拿起手中佩剑便要自刎 。众位将士赶忙拦住,郭嘉进而引用《春秋》大义为之辩解 。沉思良久后,曹操便用佩剑割下一缕头发,以代替自己的脑袋,并传令三军: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
小说中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桥段,并非凭空虚构,而是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曹瞒传》 。对于曹操的这种行为,通常认为是他权谋之术的一种体现——为了笼络人心而故作姿态 。
因而,罗贯中即在书中作诗评论道: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
曹操的做法是否为诈术并非本文所关心的,我想探讨的是:曹操为什么会采取割发代首的行为,而且大家还都买账呢?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一、商汤求雨
《吕氏春秋》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
商汤灭夏后,天下大旱,连续五年,百姓都颗粒无收 。这种情形下,商汤亲自往桑林去祈祷,他对上帝祷告说:
假如是我一人有罪,请不要波及百姓 。如果百姓有罪,那么也请惩罚我一个人 。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不好,使得上帝鬼神伤害万民的性命 。
之后,商汤剪掉他的头发,用木头夹自己的手指,并用自己的身体作牺牲(祭祀用品的专称),以此来向上天祈福,大雨不久就到来了,百姓因而十分高兴 。
上面说的是商汤祭祀求雨的故事 。
远古时期,当久旱不雨之时,人们常常祭祀鬼神以祈求降雨 。而且,祭祀常常采用人祀的方式,也就是焚烧活人以求雨 。
这种习俗一直到春秋时期还存在 。《左传》记载,鲁僖公二十一年夏季时,鲁国大旱,僖公便打算焚烧巫人和仰面朝天的畸形人,希望以此求雨 。所幸,最后被大臣所劝阻了 。
商汤爱民如子,不忍心牺牲他人性命,于是便用自己为牺牲,来祭祀上天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当然不能自焚去求雨,割发、夹手指便成了一种替代手段,它等同于将一个人的性命拿去做牺牲以祭祀上帝 。
可以看出,在这里,头发是生命的一种替代物 。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二、干将莫邪铸剑
《吴越春秋》记载了干将与妻子莫邪的铸剑故事 。
吴王阖闾闻听干将善于铸剑,于是便请他铸造两枚宝剑 。然而,三个月过去了,宝剑却迟迟无法成型 。
莫邪:你以善于铸剑著称,如今大王让你铸剑,但三个月过去了,都没有成功,你难道是有意为之吗?
干将:我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
莫邪:要想炼就神物,必须要有人做牺牲才行 。如今你想要制作宝剑,却没有人去牺牲,这怎么能成功呢?
干将:当年我老师冶炼宝剑时,金铁无法熔化,于是他们夫妻自身跳入火炉之中,宝剑便因而成型 。如今我铸剑也不成功,难道也是这个原因吗?
于是干将夫妻便割掉头发斩断指甲,将发爪投到炉中 。果然,宝剑很快就铸成了 。
干将莫邪的故事,与商汤祈雨的故事一样,都反映了古人以发爪代替人身为牺牲的传统 。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