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如何利用关羽斩颜良来大做文章的

稍微了解三国时期的曹操的人都知道曹操是爱才又忌才的人,而最有力的证据呢就是杨修之死,也许是因为曹操也是文人吧,所以在下觉得曹操的忌才只表现对文人上,而对于武将呢,则是绝对的爱才,也许有的人就说,既然如此,为何当初不把颜良文丑收于帐下,而非要置他们于死地呢?这也许也是很多人在了解三国历史的时候最为感兴趣的一个疑团,其实曹操并不是不喜欢颜良文丑,他其实是非常希望这二人能为我所用,他们的死,可以说是在曹操的意料之中,也可以说不在曹操的意料之中 。
网络配图
曹操在对阵颜良的时候,他首先使用了借刀杀人的计谋 。颜良是何等人物?袁绍手下第一猛将,河北四庭柱的老大,在袁绍手下猛将如云的情况下,还能当老大,实力自然是不可低估的,但是曹操在对阵如此猛将的时候,第一个派出去的,则是吕布降将宋宪 。实在是另人费解,但是这正是曹操的高明之处,因为宋宪以及后来的魏续都是卖主求荣之辈,虽然在当时兵慌马乱的时期,背主并不算什么十分羞耻的事,但是此二人不但背弃了原来的主公吕布,还将吕布献给曹操,那不但是背主,还是害主杀主 。留这等人物在身边,曹操难道不害怕吗?但是他们在击败吕布的事情上的确是功不可末,虽然危害不小,但是也不能平白无辜地就杀了他们,因为这将会影响以后前来投降的将领,对于统一大业,那是百害而无一利 。现在碰上颜良,则是一个灭口的好机会,因为可以借颜良之手,将此等小人铲除,并且可以试探一下颜良到底有多厉害,真可谓一箭双雕 。后来的蔡瑁、张允被曹操所杀,表面上看虽然是由于曹操中了周郎之计,但实际上在刚刚吞并刘综的时候,谋士荀攸曰:“蔡瑁,张允乃谄佞之徒,主公何遂加以如此显爵,更教都督水军乎?”操笑曰:“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 。”由此可见,曹操最痛恨害主,杀主之人 。所以开始时的宋宪与魏续,倒是死得冤枉,因为与其说是死在颜良手上,倒不如说是死在曹操手上 。
后来的徐晃二十合败于颜良之手,更使得曹操认识到颜良实为世之猛将,他岂能不心动呢 。但是颜良实在是猛得有点过了头,曹操手下几乎无一人能胜颜良,就在这时,谋士程昱曰:“某举一人可敌颜良 。”操问是谁 。昱曰:“非关公不可 。”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 。”这其实只是曹操不想让关老爷去战颜良的原因之一,其实曹操还有以下的考虑 。
1 。曹操深知关羽并非真心降伏于自己,曹操手下的将领们也深知这一点,这么说,关羽只算是曹操军中的外援,曹操一向自称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现在碰到一个颜良就要动用外援,不但自己脸上无光,并且也使得手下将士颜面扫地 。这对于一向爱面子的曹操来说,难以接受 。
网络配图
2 。由于颜良实在是勇猛过人,这样就不能排除派关羽出战也有可能战败 。如果这样,那么自己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款待,敬爱有加之人竟然是如此废物,自己岂非成为天下人之笑柄?并且也容易让手下诸将感觉自己赏罚不分 。这对于团结军中上下,是一个不小的负面影响 。并且由于颜良已经杀败了曹军三员将领,这对于当时的曹军士气已经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再败,则可能会动摇军心,实在是不得不防啊 。
3,由于此二人皆世之猛将,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如果颜良一不小心,给关老爷斩于马下,岂非可惜了这么一个猛将?
而这时候的关老爷,必定也知道了曹操不让自己出战的用意,但是关老爷也有自己的考虑 。虽然他最终不会在曹操军中呆下去,自然要为自己以后多多打算,但是现在的确是身在曹营,正好借次机会用自己的威信来震慑曹营各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