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唐朝诗人李白因何罪名被判处流放夜郎?( 二 )


【解密:唐朝诗人李白因何罪名被判处流放夜郎?】 在此之前,李白对夜郎不是一无所知的,也不是没有一点想像 。他想像中的夜郎纵然荒天野地,但也不乏苍凉的诗意 。他的一首很著名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提到夜郎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原是安慰被贬官远徙的好友王昌龄,表示无论天涯海角,我的思念都伴随头顶的一轮明月与你同在 。夜郎虽远,毕竟还有清风,还有月光 。现在想想,这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唉,如今,自己落得比王昌龄还惨,也比他更需要安慰 。可谁能像自己安慰他那样来安慰自己呢?
走在通向夜郎的路上,李白心如死灰,身影显得格外孤单 。仰望明月,诗意全无 。远处,远处的远处,更远处的更远处,夜郎像噩梦一样等待着遭受灾难性打击的诗人 。这个词本身似乎就代表了世间的全部黑暗 。李白实在想不通,自己怎么也走了这条道了 。
其实,仍然有挂念李白的人,譬如杜甫 。杜甫有好几首诗,都是因为听说李白流放夜郎而写的 。有什么办法呢,诗人永远只能以写诗来安慰别的诗人,同时安慰被思念折磨的自己 。李白流放夜郎的坏消息,不知隔了多久才传入杜甫耳中,可他肯定是在当天晚上就做梦了,梦见李白了 。醒来后写下《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夜郎离李白很远了,他对李白的吉凶生死充满担忧,连梦中的相见都浸透了生离死别的痛苦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
写着写着,一向温和的杜甫也忍不住为李白的不幸遭际而鸣不平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偌大的长安,车水马龙,居然容不下一个诗人,难道只能到边缘化的夜郎寻找葬身之地吗?就不怕后人笑话我们这个时代吗?要知道,这位被放逐的诗人,跟屈原一样,虽然生前坎坷,但死后必将比长安城里那些速朽的权贵名流拥有恒久得多的荣誉 。
李白是否知道杜甫在挂念他?杜甫也把一颗愁心寄予明月,指望它能陪伴落难的老朋友一路走到夜郎西,而牵扯不断 。诗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通过清风与浮云传达,令一部多灾多难的诗歌史也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 。
李白原来准备去夜郎报到了,取道四川赴贬地,走到半路上,大概是在巫山——梦一样的山啊,传来唐肃宗对李白改流放为赦免的消息 。自以为已走上不归路的李白,重获自由,内心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他连忙自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去老丈人家探望悲伤欲绝的妻子,让她放心:九死一生的老公又回来了,大难之后必有后福 。在船上口吟的一首《早发白帝城》,有一种如释重负,顺流而下的轻快:“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夜郎这个地名这些天一直像山一样压在李白心头,想不到轻而易举地掀开了——如泰山压顶的飞来峰,做了个鬼脸,又飞去了 。命运真像一场恶作剧 。
死里逃生的李白,伤还没好呢,就忘了痛,幻想朝廷能不计前嫌起用他,《江夏赠韦南陵冰》,借私人书信而对新政大加歌颂:“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莫非指望它能通过各级官员传入帝王耳中?既然走进了使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新时代,大家伙可别忘了我这个幸免于难的诗人,正闲着没事干呢,有用得着的地方招呼一声啊 。在江夏活动了一段时间,四处托关系找工作,毫无结果 。李白觉得不能再守株待兔地坐等下去,就去湖南碰碰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