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在攻占成都庆功宴上刘备为何赶走庞统

【三国中在攻占成都庆功宴上刘备为何赶走庞统】在庞统的帮助下 , 刘备成功夺取成都 , 开始了他人生的巅峰之旅 。可是在攻下成都之后 , 一向严谨、城府颇深的刘备也忍不住得意起来 。刘备大摆筵席 , 置酒作乐 , 并且对群臣说:“今日之会 , 可谓乐矣!”庞统冷冷的回答:“伐人之国而以为乐 , 不可久矣 。”刘备一听大怒 , 说 , 周武王伐纣 , 那也是前歌后舞 , 难道他就不是仁君吗?你说话不恰当 , 你快出去!庞统非常尴尬 , 终于还是退了出去 。刘备随即后悔了 , 下令召回庞统 。庞统回来也不说话 , 依旧自斟自饮 。刘备搭讪说 , 刚才的言论 , 到底是谁说错了呢 。庞统说 , 君臣都有错 。刘备听了大笑 , 气氛便像开始一样活跃了 。
网络配图
看这段文字的时候 , 遥想刘备和庞统的神情 , 我也不禁莞尔 。作为君王 , 尤其是一向标榜仁德的刘备 , 在袭夺刘璋的领土之后 , 虽然说土地、人口增加了很多 , 可是却有违刘备一生遵循的原则 , 无论是从从君主的德行看 , 还是从对刘璋的信义看 , 都让人耻笑 。这一举动 , 是军事上的成功 , 道德上的失败 。而在信义丧失之后 , 刘备不但没有及时弥补缺失 , 反而大摆筵席 , 公开自己的真实内心 , 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占领成都的快乐 , 这怎么可以!在庞统和刘备的君臣奏对的时候 , 两个人尽可以袒露心怀 , 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 可是面对众臣 , 面对刚刚归降 , 人心不稳的刘璋旧部 , 就不能毫无忌讳了 。
是以庞统一听刘备言语 , 立刻意识到刘备失言 , 于是出言阻止 。刘备一时之间还没有明白 , 为什么自己就不能高兴呢?现在正是高兴的时候啊 。当然刘备是一位非常成熟的政治家 , 马上就明白了庞统的深意 。可是作为领导 , 作为君王 , 刘备不能当众承认自己的过失 。当庞统说“君臣俱失” , 刘备也就笑着接受了 。其实庞统哪里有错呢?只是为了让刘备找个台阶下 , 而故意贬低自己罢了 。
网络配图
中国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 说是一套 , 做是一套;可以做 , 不可以说;可以人后说 , 不能人前讲 。你工作取得了点成就 , 首先要感谢党 , 感谢国家 , 先感谢父母都不行 , 更不能说我确实不错 , 否则便会千夫所指 , 让人唾骂 。一方面人们习惯了批评别人带着面具过着虚伪的生活 , 另一方面却无法承受扯掉面具之后面对现实的残酷 。
可是 , 一个人又怎么能永远压抑自己的本心 , 做一辈子假人 。于是一代枭雄刘备也会说漏嘴 , 可正因其偶尔的真心流露 , 才让我们更加感受一代君王的真正魅力 。说到庞统 , 又让我想起了诸葛亮 。刘禅对诸葛亮一生尊重 , 称其为“相父” , 并且说 , “政由葛氏 , 祭由寡人” , 可是越到后来对诸葛亮就越多不满 。
网络配图
这个也完全可以理解 , 哪一个正常人 , 能容忍自己只做一个傀儡呢?即便这个人是自己最尊敬的人 , 是为了自己好 。于是在诸葛亮死后 , 刘禅竟然禁止全国百姓对诸葛亮的祭祀 。最后迫于压力 , 才接受由官方出面建立一座祠堂进行祭祀 , 其他的依然全部取消 。就算是诸葛亮死了 , 刘禅也无法逍遥自在、我行我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