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重要将领石守信:宋朝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

【北宋重要将领石守信:宋朝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北宋开国将领石守信是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他自跟随周世宗柴荣时便屡立战功 。陈桥兵变时,石守信等拥立赵匡胤为帝 。北宋政权建立后,石守信西平李筠,南败李重进,进一步巩固了北宋政权,是北宋的开国重臣 。赵匡胤听取赵普将兵权集中到朝廷的建议,“杯酒释兵权”后,石守信自己上表解除兵权 。
网络配图
宋太宗即位后,石守信不问政治,明哲保身,晚年大肆敛财,平安度过一生 。石守信是北宋初期的重要将领、军事家、开国功臣 。公元951年(广顺初年),石守信升任禁军亲卫都虞侯 。公元954年(显德元年),在后周抗击北汉的高平之战中,石守信立功,升任亲卫左第一军都指挥使;同年又升任殿前司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 。公元956年(显德三年),柴荣攻打南唐,石守信任先锋,参与六合等地战役 。公元958年(显德五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后,石守信立功升任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成为殿前司禁军主力的指挥官,可以说是屡立战功 。
公元959年(显德六年),石守信结交赵匡胤,成为他人生的一大转折 。当年三月,后周攻辽,以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韩通为陆路都部署,已升任殿前都虞侯的石守信任陆路副都部署,石守信成为后周的主要将领之一 。同年六月,赵匡胤接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石守信接替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 。柴荣驾崩,其子柴宗训即位,石守信任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挥使 。《宋史》记载,石守信和赵匡胤在后周时便关系密切,同为“义社十兄弟”的成员 。由于长期与赵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石守信是赵匡胤的部属、亲信,后来成为赵匡胤的副手,关系最为密切 。
公元960年,有传闻称契丹军队将南下攻后周 。当时,后周恭帝年仅7岁,太后只好向大臣范质求助 。范质将军权交给赵匡胤,让他出兵抵御契丹军队 。赵匡胤率军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长官,是赵匡胤事前安排的内应 。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
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遂拥立他为皇帝 。由于石守信等指挥的殿前司禁军策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 。
网络配图
宋朝建立后,“守信、审琦皆素归心太祖者也” 。可见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实际上是赵匡胤的强力支柱 。因在陈桥兵变中表现出色,石守信被列为六位主要开国元勋之首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昭义军(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李筠反宋,赵匡胤派遣大将石守信和慕荣延钊等分两路出兵夹击李筠,慕荣延钊北出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首战打败李筠的军队,斩获3000人 。紧接着,宋太祖御驾亲征,同石守信等会师,在泽州以南打败李筠的30000主力部队,李筠被迫北还坚守泽州 。宋太祖亲自督战,攻下泽州城池,李筠赴火自焚而死 。石守信立功加同平章事为使相 。同年九月,淮南节度使、原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欲造反,赵匡胤又派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为南征军主帅,赵匡胤随后亲征督战 。十一月,石守信率军攻占扬州,李重进自焚死,淮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