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陵之谜:帝尧的葬处为何至今无从无从考证?

【尧陵之谜:帝尧的葬处为何至今无从无从考证?】一般认为尧陵在临汾 。但临汾尧陵有许多谜团,如尧陵建于何时?尧陵到底是传说的臣民们裹土堆成的,还是一个天然土丘?近年来更有人提出尧陵不在北方而在湖南的攸县 。传说中尧建都的冀州根本不在今天的山西,“冀”其实是“翼”,冀州在楚国 。
尧、舜、禹是上古时期三位杰出的部落方国联盟首领,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君临天下的帝王 。由于他们功业卓著,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得到华夏子孙无比尊崇和敬仰,尧舜被列为上古的五帝之中,尊为古圣 。
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出生、生活于古冀州之中心地域平阳,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 。传说他先后被封为陶侯和唐侯,古时人们以地为氏,所以又称他陶唐氏 。一说他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 。在万国争雄的乱世,他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被推举为部落方国联盟首领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帝尧在主政期间,派神箭手后羿射日,派鲧治水,并且制定历法,整饬百官 。尧在位70年时,遍访天下贤士,得舜,由之辅政20年,将帝位传给了舜 。
尧、舜、禹虽然皆为圣帝,在历史上各有作为,但是他们生命价值展示最充分的阶段是在帝尧主政时期 。可以说,他们的治世方略的基本思路是由帝尧起始和奠定的 。舜禹曾是帝尧的大臣,按照帝尧的大策,殚心操持,全力躬行,有效地推进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
尧帝死时,百姓如丧考妣,前来送葬者人山人海 。尧的尸体据说葬在尧陵中,至今冢高约50米,周长近300米,气势宏伟壮观 。尧陵在临汾城东北35公里处的郭行乡乔村,背山面河,周有残墙围线 。陵的北部为黄土陡崖雍卫,东西有两条黄土冲沟拱卫,南面杨村河经东南、南、西南似新月抱冢绕流 。因树多而古,俗称神林 。陵前有祠宇,相传为唐初建筑 。明清屡有重修 。1984年,重修了碑亭献殿 。祠内现存山门、牌坊、厢房、献殿、寝殿、碑亭等建筑 。
早在汉代,官府已建尧庙于汾河西平水之阳,汉武帝刘彻的《祭尧文》至今仍被保存了下来:“巍巍乎帝尧,贤德圣明之君……千古帝范,万代民师,初肇文明,世人敬赖 。帝尧钦定历法,理顺时序节令;广凿水井,抵御田陌旱魔;疏理河道,流水尽归沧海;设立谤木,广听民众谏言;禅让帝位,启开民主先河 。定都平阳,协和万邦,设定九州,完璧山河,首创中国,帝尧乃中国先祖也 。”后移至临汾城南3公里处 。尧庙占地85亩,始建于西晋 。唐、宋、元、明、清历代重修 。现存山门、五凤楼、光天阁、尧井亭、寝宫、广运殿等几大建筑 。庙内现存古代碑刻十余通,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唐尧故事 。
关于临汾尧陵,有人提出了疑问,尧陵建于何时?尧陵到底是传说的臣民们裹土堆成的,还是一个天然土丘?
尧陵建于何时,实际上现在已无从考证 。传说尧子丹朱平时不听父教,总是反其意而行,故尧本想死后葬于涝河之阴,而反其说要葬于涝河之阳 。丹朱想到平时屡违父教,如再违抗,怎能做人?于是征得大臣同意,谨遵父嘱,选涝河之阳的风水宝地而葬,所葬之地为今尧陵 。金人泰和二年(1202)的碑记说,唐太宗征伐刘武周时曾驻跸于此,祭祀尧陵并塑像 。清代碑刻上也说唐太宗进取长安时,曾经到尧陵礼祷尧神功 。清代碑刻上还记载着每年清明节和九月上旬都有传统的香火盛会,对尧陵进行祭祀拜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