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唱歌跳跳舞就把仗打赢了!这些历史事件你知道吗?

音乐常常让人联想的到和谐、美与和平,它跟战争根本不搭界 。但是在中外战争史上,还真有利用音乐攻城略地、打退敌人的案例 。
【唱唱歌跳跳舞就把仗打赢了!这些历史事件你知道吗?】十面埋伏的故事大家都熟知,那可以说也是一次音乐战的典型战例 。
楚汉战争末期,刘邦联合各路诸侯把西楚霸王项羽的部队包围在垓下 。半夜时分,汉军帐中忽然唱起楚国的歌曲,连项王都吓出一身冷汗,他说:“难道汉军完全占领了楚地?为何到处都是楚歌?”
刘邦这边的音乐战术不仅让项羽产生了误判,更为严重的是瓦解了楚军士气 。项羽士兵大多都是楚地人,听到楚歌难免勾起思乡之情,一想到家中的妻儿,再看到身陷重围、生死未卜的自己,大量士卒内心动摇,纷纷叛逃 。
当项羽被汉军追到乌江边时,只剩28骑 。虽然还可乘船过江,谋图再起,但项羽一想到自己当年带着八千子弟兵出征的场景,如今残兵而回,羞愧难当,最终在一曲《垓下歌》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尽人皆知的诸葛亮上演空城计,虽然精彩绝伦,但毕竟是罗贯中小说中演绎,但艺术往往源于生活,诸葛亮空城计的原型,是唐玄宗时期的戍边将领张守圭 。
张守圭长期戍边,戎马倥偬,多次与突厥、契丹、吐蕃入侵者作战,履立战功,被赞为"立功边城,为世虎臣" 。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人进攻瓜州(今甘肃安西西南),守将王君焕战死,张守圭被派任瓜州刺史 。他一到任,立即组织将士百姓修筑城墙,以抵御敌人的进攻 。
可是城墙还没有修好,吐蕃人又突然来犯 。众人惊慌失色,张守圭却很镇定,急中生智说道: "敌众我寡,不能用利箭、石头硬抗,必须施用计谋退兵 。"于是登上城楼,置酒作乐,找来乐工吹拉弹唱,大宴将士 。
吐蕃人见状疑城中有埋伏,竟不战自退,张守圭随即纵兵追击,把吐蕃人打得大败 。
可见空城计的历史原型比演绎的更精彩,利用音乐智退大军不说,还敢于纵兵追击,立得奇功 。
西晋时候,匈奴大军包围了晋阳城,晋阳城兵少将寡,守城主将并州刺史刘琨更是艺高人胆大,也用了一把“空城计+四面楚歌” 。
刘琨一面命人摆上酒席,一面命乐工吹拉弹奏 。匈奴军疑有伏兵,不敢妄动 。晚上,刘琨亲自吹起了竹箫,箫声悲切,围城的匈奴兵为之动容 。接着刘琨和士兵们又吹起了胡笳 。
胡笳本是匈奴的民族乐器,那熟悉的音乐,仿佛乡音一般,唤起远离家园的匈奴兵的思乡之情 。
竹箫和胡笳瓦解了匈奴兵的斗志,涣散了他们的军心 。第二天,天还没亮,匈奴兵就弃城而走,刘琨乘势指挥军士摇旗呐喊,虚张声势,使匈奴兵不战而溃 。
1941年,德军的40个师把列宁格勒围了个水泄不通,使拥有300万人口的列宁格勒成了一座孤岛 。
一天,前线总指挥戈伏罗夫随口哼起了《列宁格勒交响乐》的曲调 。这部作品使戈伏罗夫热血沸腾,他决定组织一次公开的演奏,以激励军民的斗志 。因为很多乐队的成员或者饿死,或者到前线去作战,所以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召集齐乐队,1942年8月9日,乐队终于组成,可以演奏这首雄壮的乐曲了 。
为了创造一个安静的演奏环境,前线部队向敌军阵地发射了约数千枚炮弹 。列宁格勒终于响起气势宏伟的《列宁格勒交响乐》,乐曲通过电台传播到全城,乃至前线战壕,响彻列宁格勒上空和郊野 。全城军民以极大的热情倾听这英雄的乐章 。
动人的乐曲表达了守城军民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鼓舞了军心,安定了民心,全城军民上下齐心,誓死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