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交恶的导火索:争论洪秀全之子是否已死

曾国藩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左宗棠很可能一辈子终老桑梓默默无闻 。左宗棠在曾国藩麾下的幕府生涯为今后他纵横官场积蓄了足够的资源,不论是人脉也好,人气也罢,都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那个时代的惯例来说,曾国藩就是左宗棠的老师,说两人有师生之谊并不为过,而且从很长一段时间来看,左宗棠也一直把曾国藩当作自己的老师看待,恭敬执弟子之礼,非常尊敬,很少敢冒犯 。
左宗棠素有湖湘第一才子之美誉,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在向咸丰皇帝的奏章中说:“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可见左宗棠当时多么有声名 。他的眼界非常高,在他心目中,除了林公则徐和曾公国藩,其他人他基本上都是不屑一顾的 。可是,到了后来,他把和自己一向尊敬的曾公国藩的关系也闹僵了,“自太平天国之后,即与曾氏交恶”(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第53页) 。多年来一直没有来往,只是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才低下傲慢的头颅,给自己的恩师送了一幅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表达自己对恩师的尊敬,字里行间也表达对恩师的歉意和懊悔 。
网络配图
不少清史研究专家都认为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恶源自于左宗棠的性格太过于霸道,目空一切,“左宗棠负非常之才气,出自幕府,不二载而封疆圻,骄纵一世”(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 。曾国藩对此忍无可忍,才导致两人分道扬镳,其实这种看法比较片面 。因为就曾国藩的性格来说,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 。如果曾国藩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早就对左宗棠不客气了 。“宗棠向喜与国藩争,国藩尝礼下之”(郭嵩焘语),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向咸丰皇帝力荐左宗棠,说他“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当此需才孔亟之时,无论何项差使,惟求明降谕旨,俾得安心任事,必能感激图报,有裨时局” 。
先看看两人交恶的时间 。据历史考证,曾国藩与左宗棠交恶的时间在在1864年6月南京城被清军攻破后不久,这一点可以从很多史料中得到证实,“左文襄公自同治甲子与曾文正公绝交以后”(薛福成:《庸庵笔记》卷二),同治甲子就是公元1864年;“曾左交恶相传始于金陵既克”(徐一士著:《亦佳庐小品》),从种种文献资料看来,曾左交恶的时间基本可以确定在太平天国灭亡的那年,之前两人的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 。
【左宗棠交恶的导火索:争论洪秀全之子是否已死】再看看两人交恶的直接事件 。据说,两人交恶的直接导火线是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有没有死的问题 。曾国荃天京攻陷后,众将领为了邀功,向大帅曾国藩报告说贼首洪天贵福已死,曾国藩听信众将所言,认定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已死于乱军之中,江南匪焰将熄,于是向朝廷奏报克复金陵,所有悍贼被一网打尽,并特别指出,城破后,伪幼主积薪于宫中,举火自焚 。但是,因为左宗棠得到了比较确切的消息,知道洪天贵福已经逃出了天京城,并且还知道他向江西方向逃跑,因此左宗棠没有跟恩师报告,就直接向朝廷上了一道密折,称据金陵逃出难民之供认,伪幼主洪天贵福于同治六月二十一日由东坝逃至广德,被太平军将领黄文金迎入湖州府城,想借伪幼主名号,召集太平军余众 。清政府看到左宗棠奏报后,对曾国藩大为不满,直接下旨要曾国藩解释 。曾国藩平生以忠君为本,假如按左宗棠所言,则曾国藩的行为无异于欺君罔上 。于是曾国藩上折反驳左宗棠,称洪天贵福已死,而黄文金为纠合太平军余众伪称洪天贵福还活着,无非是要借洪的名义当作一种号召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