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尾儿是什么东西?大清官员竟因能吃到此美味而为荣( 三 )


其三,鹿尾被重视的一个原因在于,清室如同辽、金、蒙古一样,都重视马上骑射功夫 。入关之后,清皇室通过定期举行木兰秋狝,以示不忘骑射功夫,同时寓兵于狩 。木兰秋合围,旷野狍鹿走,康熙帝在木兰秋狝中就颇有斩获,“哨获之鹿凡数百” 。“一骑飞来如电掣,黄封鹿尾进鲜来 。”驱驰之间,皇帝亲手猎鹿,再割下鹿尾,赏给大臣,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
康熙三十二年秋七月,康熙帝猎得鹿尾、鹿脯等物颇多 。此时正值盛暑,康熙帝将猎获的鹿尾,亲手腌晒成鹿尾干,进献给皇太后 。对于这些鹿尾,康熙帝很是关注,写信问皇太后道:“未知到日,其味何如?蒙加餐否?”皇帝亲自猎到的鹿尾,要赏给亲信大臣,以示皇上的宠信 。
其四,鹿尾烹制后,味道鲜美,是一种上等食材 。尹继善品尝天下美味,认为天下美味,当以鹿尾为第一 。袁枚曾尝过极大鹿尾,用菜叶包了蒸熟,味道果然不同,“其最佳处在尾上一道浆耳” 。《醒园录》中记录了一个“食鹿尾法” 。此物当乘新鲜,不可久放,以致油干肉硬,则味道不佳 。烹制时,先用凉水洗净,新布裹密,用线扎紧,下滚汤煮一袋烟功夫,取起褪毛,整理干净后,放在磁盘内,配以清酱、醋酒、姜蒜等,蒸至熟烂,切片吃之 。还有一法,先用豆腐皮或盐酸菜包裹鹿尾,外用小绳子或钱串,扎得极紧,下水煮一二滚,取起去毛整理干净,安放在磁盘内蒸熟片吃 。
[清代鹿尾列入八珍】
汉代刘向《列仙传》中即有“八珍促寿”之说 。汉代郑玄《周礼疏》中云“八珍之中有炮豚”,“炮豚者,爓去毛而炮之者” 。“周礼八珍,其一肝膋是也” 。早期八珍,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只是寻常炮豚、炮羊之类而已 。此后八珍多被用来指王侯将相桌上的珍稀食物,或指代神仙酒宴上的名菜,或者指八种不同的烹调方法 。
宋代吕希哲《杂记》中认为八珍是龙肝、凤髓、豹胎、鲤尾、熊掌、猩唇、鶚炙、酥酪蝉,其中也无鹿尾 。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列出八珍,其中有野骆蹄、鹿唇等,并无鹿尾 。明代《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招待如来时,“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也不见鹿尾 。
到了清代,鹿尾与熊掌、驼峰等物,被视为八珍 。此菜一出,万菜黯然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载:“八珍惟熊掌、鹿尾常见,驼峰出塞外,已罕见矣 。猩唇则仅闻其名 。”清代小说《再生缘》中描绘了皇家宴席盛况时,也开始有了鹿尾:“席上边,龙肝凤脑江瑶柱,熊掌驼峰与鹿尾 。”
八珍之中,很多只是传说,或很难一见,于是鹿尾大行其道,是为“长安口腹矜豪侈,古之熊掌今鹿尾” 。康熙朝时,姚文然曾担任过刑部尚书,初到京师安顿下来后,给家中去信报平安 。姚文然在信中大谈鹿尾,“此中甚重鹿尾,味果佳 。”姚文然是安徽桐城人,在老家从来没有吃过鹿尾,到了京师后,方才知道人间竟有此种美味 。为了让家人也能尝鲜,姚文然高价购了十数尾,用盐腌制好了,托人带回老家给家人尝鲜,“未知何如,且试一尝之可耳” 。
从皇室到官场,对鹿尾的追捧,导致了鹿尾价昂 。一条鹿尾的价格,超过了一头整鹿的价格 。“鹿尾京师极贵,价值白金五六两不等,他处全鹿,不能敌京师一鹿之尾也 。”汪启淑《水曹清暇录》中载:“近时宴席不甚重熊掌、猩唇,而独贵鹿尾 。”安徽全椒人吴鼒,嘉庆四年进士 。吴鼒在京师为官时,想吃鹿尾,只是价高难觅,托了同年帮忙,方才购得 。吴鼒得意地作诗道:“裙腰草浅踏宜缓,鹿尾价髙求不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