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二百五的言语 什么是二百五( 四 )


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 , 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 , 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 , 用纸包好 , 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 , 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 , 因为跟“半疯”谐音 , 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
从前有一个傻瓜 , 家道中落 。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 , 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 , 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 , 硬是只给250 , 他想250就250 , 于是卖得金子250两 , 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 , 笨蛋一个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
到了现代 , 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 , 怎么也学不象 。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
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 , 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 。话说“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 , 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 , 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 , 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 , 却也未标明出处 , 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 。”“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 , 粗读几句书 , 咬文嚼字 , 人叫他做半瓶醋 。”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 。”何谓“半瓶醋” , 即“一瓶子不满 , 半瓶子晃荡” , 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 , 也叫“半吊子” 。其实 , 《现汉》只说对了一半 , 且拐了一个“弯儿” 。“二百五”说的是“钱数” , 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 , 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 。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 , 我们可以看到 , 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 , 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 , 在外面瞎混 。”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 。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 , 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 , 由于不懂规矩 , 傻气四溢 , 闹剧不断 , 被演得惟妙惟肖 , 给人印象极深 , 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 , 流行各地 。1924年 , 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 。1949年 , 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 , 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 , 其绰号“二百五” 。此后 , “二百五”的“名气”更大 , 几乎传遍全国 。
二百五是什么意思?
【什么二百五的言语什么是二百五】二百五是个影片中的角色 , 那个角色可能有点傻 , 后来二百五成了讽刺人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