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自由精神,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怎样理解自由精神,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文章插图
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存在.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人摆脱了外在力量的限制,会感到无拘无束,自由就是对外在限制的摆脱.问题在于如何才是摆脱了外在限制,以及如何才能摆脱外在限制.对此,哲学家信在解释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分岐.
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对自由的理解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使主体服从于客体,即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顺从而摆脱外在的限制,获得自由.一种是赋予主体的精神以无限的能动性,即主体依靠在精神上摆脱外在的限制而获得自由.前者是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由观,后者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自由观,这两种自由观都是片面的.
旧唯物主义者把自由理解为人对必然的认识与服从.实际上,这不过是把客体的外在强制变成了主体的内在自制,仍然是在严格限制中的自由.
唯心主义者把主体抽象化为一种创造客体的精神实体,认为客体只是主体的创造物,也就是认为客体对主体的外在限制只是一种外观或假象,它在实质上是由主体所统摄的,因此主体是绝对自由的.
与上述两种片面的自由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诚然,人不能不顺应客体,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不是外在必然性的奴隶,而是驾驭和利用外在必然性的主人.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大学生应如何具备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
怎样理解自由精神,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文章插图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出自陈寅恪之口 。从陈寅恪的1925年,陈寅恪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 。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他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所拒绝 。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 。以示讽刺 。
这句话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心目中的大学精神 。这句话一听起来还是十分之有吸引力的,作为知识分子,这句话所达到的境界是他们所欲最求的最终目标之一,而王国维,陈寅恪等优秀知识分子作为榜样也值得后世之人的效仿 。每个时代的成功者,都是能够超越“围墙”自主命运的人 。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句,也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校训 。同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倡导的北大精神则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一个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强调,一个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弥补 。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对心态开放、打破围墙、追求人生开放的重要目的之一 。
--------------------------------------------------------------------------------
一个人在污浊不堪的社会环境下保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不为当时之强硬势力软硬胁迫,例如在建国前的陈寅恪,朱自清,老舍等一批知识分子,乃是知识分子之楷模;相反的,顺从于当时之时势,并与之同流合污者,即使在文学上有不凡造诣但也逃脱不了后人的口诛笔伐 。所谓“独立”,“自由”,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也不是绝对的 。独立与自由只能在一定的前提下,一定的阶级立场上的独立,自由 。比如,你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去实现你的独立,自由,但是并不能触犯其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