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阿雲案竟关系到国家的改革

在山西省夏县城北15公里的鸣条冈 , 这里有一处规模近3万平米的墓园 , 这就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 旷世巨著《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的坟墓 。
整个墓园除了坟冢 , 还有碑楼、碑亭等 , 碑亭内有一块来头很大的石碑 , 碑额“忠靖粹德”是宋代的王哲宗亲笔 , 碑文由苏东坡书写 , 介绍了司马光辉煌的一生 。
司马光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 , 北宋哲宗时期任过宰相 , 在神宗时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反对者 , 司马光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 , 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 , 政治上偏保守 , 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 , 这从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可以看出来 。
网络配图

北宋名臣司马光
不知道怎么的 , 在司马光的墓前 , 让小编想起了司马光一定要杀的那位年仅13岁的少女阿云 , 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 , 司马光那种守旧的士大夫的一面 , 已经到了偏持狂的程度 , 这就是在北宋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登州阿云案” , 阿云是一位生世非常悲惨的13岁少女 , 生活于宋神宗熙宁年间 , 13岁时母亲病故 , 孤苦无依的她还在为母守孝 , 他的叔父却因为贪图钱财 , 以几石粮食的价钱将她卖给一个容貌巨丑、穷徒四壁的叫韦大的老光棍为妻 。阿云自然抵死不依 , 为了不嫁给这个韦大 , 她决定杀了韦大 , 然而毕竟年幼 , 她在晚上潜入韦大的家对韦大一阵乱砍 , 却只砍掉韦大一个指头 , 韦大报官 , 知县很快抓住阿云 , 阿云也承认了 , 整个案子非常简单 , 但接下来的剧情却把整个大宋王朝都拖进来了 。
司马光雕像
根据大宋律 , 谋杀亲夫是死罪 , 韦大是阿云未过门的妻子 , 所以知县判阿云死刑 。报到登州知府许遵处 , 许遵很同情阿云 , 于是以阿云在守孝期间婚约无效 , 且后果并不严重为由 , 建议只判有期徒刑 。上报到大理寺 , 大理寺仍认为其就算不是韦大妻子 , 也是蓄意谋杀 , 仍维持死刑 。
网络配图

许遵是一个比较有正义感的官员 , 正好许遵升官当了大理寺卿 , 而偏偏皇帝刚好下了个诏书 , 宣布谋杀罪中 , 如果犯人在用刑前如实供认 , 以自首对待 , 可不判死 , 许遵于是以皇帝的诏书为据 , 将阿云改判为有期徒刑 。御史台弹劾许遵 , 认为他枉法 , 案件到了宋神宗这里 , 他让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位来评判 。司马光和王安石虽然相互欣赏对方的才学和人品 , 但政见截然不同 , 司马光是守旧传统派 , 王安石是改革派 , 王安石支持许遵的有期判决 , 司马光坚持死刑 。
一个“阿雲案”竟关系到国家的改革
司马光墓近景
其实到这个时候 , 阿云死不死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律敕之争” , 就是到底法律大 , 还是皇帝的诏书效力大?如果按照大宋律法 , 阿云就是死刑 , 如果按照皇帝诏书来 , 阿云就是有期 , 而当时正是王安石鼓吹变法 , 司马光坚持反对的关键时候 , 变法的基础就是皇帝的诏书要有效力 , 要能够对法律进行修改和变更 , 而司马光则一定要坚持制度不能改、法律不能够改 , 必须要把变法扼杀于萌芽状态 。神宗作为皇帝 , 看到整个朝廷已经吵翻了天 , 于是想一锤定音 , 下诏同意王安石的意见 , 没想到审刑院不给皇帝面子 , 神宗把诏书发到中书省 , 中书省把诏书驳回 , 说皇上的诏书违背法律 。这下神宗皇帝是真的火了 , 于是直接下诏免除阿云死刑 , 改判有期 , 没过多久大赦天下 , 阿云被释放回家 , 回家后的阿云又重新嫁人生子 , 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